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呼吸衰竭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20例病因分析及治疗

时间 : 2009-12-04 09:04:16 来源:qkzz.net

[摘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20例病因分析及治疗推荐到首页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04期1/3页123

【关键词】有机磷

【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病因与治疗选择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胆碱能危象期急性肺水肿9例,反跳致肺水肿3例,呼吸道阻塞5例,中间综合征3例;在解毒治疗的同时积极采用纤支镜协助诊断与治疗及呼吸机治疗,20例全部治愈。结论急性胆碱能危象期急性肺水肿、反跳、呼吸道阻塞及中间综合征为主要病因种类,纤支镜是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而呼吸机治疗是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导致发生的原因各异,如不及时进行病因诊断或处理不当易引起死亡。为探讨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抢救措施,本文对我院1998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20例并发呼吸衰竭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1一般情况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20例住院患者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6~62岁,平均32岁。17例服药剂量50~180ml,其中敌敌畏中毒6例,乐果中毒4例,对硫磷中毒7例,另3例口服药名及服药量不详。服药后20min内就诊5例,1h内就诊9例,2h内6例。

1.2临床表现17例患者有明确的口服有机磷农药史,20例就诊时均出现胆碱能危象的表现,如神志恍惚或昏迷,瞳孔缩小,口鼻分泌物增多,肺部湿罗音,大汗,肌颤。che的测定15例低于30%,5例低于50%。所有病例均根据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及che测定结果,参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进行诊断分级,重度中毒15例,中度中毒5例。

1.3治疗20例就诊后均立即用清水10~12l彻底洗胃,首次阿托品剂量:重度中毒5~10mg,每5~10min1次;中度中毒2~5mg,每10~30min1次;直至阿托品化(总量90~380mg),以后根据胆碱酯酶活力延长间隔时间或减量,同时静脉推注解磷定0.5g后快速静脉滴注2.0g。清理呼吸道及抗感染治疗,进行血气分析,在确诊急性呼吸衰竭后,采用740呼吸机(美国产)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参照呼吸机撤离的指标撤机。20例中8例行纤支镜冲洗吸痰。

1.4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所有的病例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

2.1呼吸衰竭发生的时间20例患者中,急性呼吸衰竭症状最早出现在中毒后的2h,最晚者78h,平均28h。

2.2呼吸衰竭的表现20例患者中,9例表现为急性肺水肿,3例晚期出现肺水肿,11例主要表现为co2潴留,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肌无力,co2麻醉,昏迷。血气分析ph7.2±0.075,po2(60±10.5)mmhg,pco2(80±20.5)mmhg,sao2(80±5)%。

2.3纤支镜检查20例患者中,8例经纤支镜检查,结果发现4例支气管粘膜糜烂水肿明显,伴有分泌物;4例在气管隆突处可见大量的分泌物阻塞气道(3例伴有肺不张)。

2.4治疗结果早期急性肺水肿主要是解毒治疗,在此基础上面罩加压呼吸机辅助呼吸,晚期肺水肿主要为“反跳”所致,迅速重建阿托品化,用量较反跳前需增加数倍至数十倍以对抗体内更多的ach积聚,如仍缺氧严重则迅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主要表现为co2潴留,呼吸肌无力则行气管切开,对已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20例中8例行气管切开,2例行气管插管,其中8例行纤支镜冲洗吸痰后,缺氧迅速改善,根据纤支镜取痰培养的结果选择抗菌素,所有病例均治愈。

1/3页123评论(0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相似的文章

更多>>

呼吸衰竭疾病

1.病史 多有支气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脏、神经肌肉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史。 2.症状 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3....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