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05:13:49 来源:www.chinahbo.org.cn
1.化学烧伤定义化学烧伤是指在生活、劳动中皮肤、粘膜与化学物质接触所造成的损伤。由于与火焰、热物质(固体、液体)所引起的烧伤(烫伤)相似,故又称化学烧伤。
2.化学烧伤机理化学烧伤原理包括:
(1)氧化作用:铬酸、高锰酸钾等。
(2)还原作用:盐酸、硝酸等能结合组织蛋白质的游离电子,使蛋白质变性。
(3)腐蚀作用:酚、重铬酸盐、烧碱等使蛋白变性。
(4)原生质毒作用:钨酸、三氯醋酸等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盐,抑制蛋白质的功能。
(5)起抱作用:斑螫、芥子气等毒气接触皮肤可以产生水泡。
(6)脱水作用:浓盐酸和硫酸可使组织脱水。
3.化学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时间以及伴随不伴随化学物品吸收中毒等。
4.促进化学烧伤病人死亡的因素化学物品经皮肤、粘膜、创面吸收造成机体较严重的中毒;诱发早期休克;烧伤后继发创面感染、败血症;并发肺水肿;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会促进病情恶化、死亡。
5.化学烧伤治疗原则
(1)迅速清除毒物(烧伤物品),防止继续损伤皮肤或经皮肤、粘膜、创面吸收加重机体中毒。比较合理的冲洗方法是使用可中和造成烧伤之化学物品的溶液,既可洗掉化学物品,亦可中和化学物品。但在急救现场很难立刻找到合适的溶液,故应不失时机的使用能找到的清水迅速、彻底的冲洗创面和可能沾有化学物品的部位。
1)清水冲洗:除少数情况外,不论什么化学物品的烧伤均应迅速使用清水(自来水、井水、凉开水等)彻底清洗沾有化学物品的粘膜、皮肤、创面。冲洗约15~30分钟。冲洗完毕简单包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衣服沾有化学物品应脱掉,另行处置。
四氯化钛(发烟剂)的烧伤,因四氯化钛遇水产生盐酸和大量的热能,而加重烧伤。故四氯化钛烧伤不能立刻用水冲洗,应先用干布、软纸吸干皮肤、粘膜表面的四氯化钛,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冲洗的水量要大。
2)中和剂使用:使用相应的中和剂(表17-2)涂抹创面或冲洗创面5~10分钟,然后清水冲净。
3)清创:创面不清洁或腐烂,烧坏的组织过多应用剪刀清除。然后包扎。
(2)抗休克治疗:化学烧伤和烧伤类似。因创面渗出增多,疼痛剧烈、脱水等容易发生休克。为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补液非常重要。成人烧伤面积大于15%,儿童大于10%均应静脉补液。成人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1.5ml,婴幼儿2ml,儿童1.5~2.0ml。胶体溶液和晶体溶液为1:1。其中半量于6~8小时内输完。此外,另需补充正常人每天需要之液体量,成人2500~3000ml,儿童70~100ml/kg,婴儿100~150ml/kg。输液量要适宜,输液量不足可诱发休克;输液量过多会造成肺水肿、脑水肿。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