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14:33:05 来源:qkzz.net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脱位系由某种暴力所致的寰枢关节创伤性脱位为多数。交通事故、头部打击、摔伤、体育运动是常见的损伤原因,有时轻度的扭伤即可发生半脱位[1],随着外伤的增加,以及骨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从1992年2月~2006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40例,近2年就达20例,现就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片及ct扫描分析总结,就其诊断和诊疗做进一步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8~48岁,平均24岁。受伤时间最短的是伤后即刻,最长1年,平均22天。急性(≤2周)[2]脱位33例(其中合并齿状突骨折或寰枢椎骨折6例),陈旧性脱位7例。受伤原因:车祸伤26例,挥鞭伤2例,单车摔伤5例,步行滑倒伤3例,头颈部砸伤2例,体育运动伤2例。
1.2检查资料x线及ct检查根据颈椎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或c1、c2的ct片测定齿突前间隙宽度及侧间隙差值,寰枢椎前脱位,12例(齿突前间隙>3mm),旋转半脱位23例(齿突侧间隙不等宽),既有前脱位又有旋转脱位者5例,测定齿突前间隙宽度及侧间隙差值,其值愈大,症状愈重,脊髓神经根及椎-基底动脉压迫症状愈明显,2例齿突前间隙超过10mm者高位截瘫。
1.3治疗方法(1)枕颌带牵引,主要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轻、寰枢椎旋转半脱位者,牵引重量2kg开始逐日加重,一般不超过5kg,以持续牵引为宜。此法简单,病人易接受,但因牵引力较小,不直接作用于椎体,故复位成功率偏小。病人下颌处疼痛,咀嚼困难,多难忍受。(2)颅骨牵引,主要适用于病程较长,脱位较重或经枕颌带牵引不能复位或不能忍受者。行颅骨牵引手术时,应注意钻孔的方向和深度,冰钳要卡牢,防止术后脱钩。牵引重量3~4kg开始逐日加重,一般不超过8kg,本组颅骨牵引25例,效果较好,复位率达88%。经以上两种牵引后应跟踪床头拍摄张口位及侧位x线片,如复位成功后应维持牵引2~3周,再继续颈围外固定2~3个月(头颈胸支架外固定更佳),如有齿突或椎体骨折者牵引及外固定时间均要延长。(3)颅骨牵引后手术治疗的选择:主要适用病程长,脱位重,牵引不能复位,且有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者。目前手术方法较多,可根据本院情况选用,本组1例,行寰枢椎钢丝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恢复较好。对并存高位截瘫者,无论哪种方法,死亡率极高。本组2例死亡。(4)辅以药物治疗,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中药等。对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者早期应用脱水剂、激素、b族维生素,有椎D基底动脉受压者后期使用血管扩张剂或抗凝药物。
1.4结果枕颌带牵引15例(后改颅骨牵引6例),颅骨牵引25例,其中1例颅骨牵引后手术治疗,2例并骨折,高位截瘫死亡,枕颌带牵引复位成功率62.5%,颅骨牵引复位成功88%。随诊19例,时间2个月~8年,平均1.1年,按文献报道[3]进行评级,优12例,良6例,差1例,死亡2例,优良率85.7%。
2讨论 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文献上并未做出概念上的区分,部分学者认为寰枢的旋转移位即为半脱位。颈椎侧位张口位x线片及c1、c2的ct扫描是诊断寰枢椎脱位的最可靠的依据。测定齿突前间距及齿突侧间隙的差值是判断脱位程度和损伤程度的客观指标,通常情况下,其值愈大,损伤或压迫愈重。参照黄一琳等[4]的诊断标准,得出以下结论:在有头颈部外伤的前提下:(1)齿突前间隙>3mm(成人),儿童>5mm;(2)齿突侧间隙差值>3mm;(3)两侧齿突侧间隙不对称并两侧块不等宽或寰枢椎上下间隙不等宽;(4)两侧齿突间隙不对称,并有临床症状体征。除先天异常外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可诊断为寰枢椎脱位。本组以旋转脱位最多(25例),前脱位次之(10例),既有旋转,又有前脱位(5例),此5例均伴有齿突或寰枢椎骨折,齿突前间隙侧间隙均较大,说明既有旋转,又有前脱位者病情较重,提示有骨折可能。对外伤性寰枢椎脱位,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注重以下两点:(1)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仔细查询。(2)对有头颈部外伤,又有颈部局部疼痛、上肢麻木,肌力减退,头痛头晕,椎D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者,常规摄颈椎侧位十张口位x线片或c1、c2ct扫描,防止误诊漏诊。石道原等[3]报道1周内诊治率仅49%,本组陈旧性脱位7例,基本属于误诊漏诊,比例为20%,故此病的诊断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陆裕朴.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55.
2沈宁江,王书成,欧阳甲.环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6(3):142.
3石道源,饶书城.枢椎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98,8(5):370.
4黄一琳,侯晓桦.环枢关节半脱位98例临床分析.颈腰痛杂志,2000,21(1):43.
作者单位:413002湖南益阳,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编辑:周蕊)
1/2页12评论(0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