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黄褐斑

浅析黄褐斑的中医特色疗法

时间 : 2009-12-04 19:46:23 来源:www.studa.net

[摘要]

浅析黄褐斑的中医特色疗法,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苏萍[8]以推罐疗法治疗面部黄褐斑。取穴背部督脉自大椎至腰阳关穴,膀胱经背俞穴。重点施术心俞、肝俞、膈俞穴,月经不调者加肾俞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用闪火法使火罐中等力量吸附在皮肤上,从大椎穴开始沿脊柱自上而下往返数次,然后再施术于两旁的膀胱经背俞穴。1次/2d,7次为1疗程。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共92例,痊愈34例、显效42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4%。

施宝泉[9]用针刺治疗黄褐斑,主穴为双侧足三里、阳白、四白等穴,治疗34例,显效率52.9%。黄火美[10]以曲池、外关、三阴交、血海为主穴,配合辨证取穴,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36例,总有效率为92%。张英[11]用局部围刺加远端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脾、心、膈、肾俞),治疗黄褐斑85例,总有效率为98.2%。

尚蓉[12]采用背俞穴辨证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85例,将黄褐斑患者辨证分为3型,肝郁气滞型:选用双侧肝俞、膈俞穴,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脾虚血虚型:选用双侧脾俞、膈俞穴,药用当归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肾虚血瘀型:选用双侧肾俞、膈俞穴,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辨证分型选穴选药后,用5ml注射器4号注射针尖抽取药液4ml,常规消毒后针尖稍向脊柱方向刺入穴位,每穴1m1,1次/2d,10次为1个疗程,月经净后3d开始第2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结果:痊愈46例、显效2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显效率87.1%,有效率96.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通过临床医学工作者不懈努力。已有些新的进展,一些治疗方案疗效理想,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法均有一定的疗效。配以合理的调护,如尽量避免日光暴晒,避免食用光敏性的药物及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则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1王一枫,史红斐.中医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9):584~585.2李永琼.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面部黄褐斑56例.四川中医,2004,2(2):82.3吴景东,顾炜,尹莹,等.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临床体会.中国美容医学,2008,17(5):741.4李丽桂,苏林.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63例.福建中医药,1998,29(1):30.5李琛,李月敏.中药喷雾加面部经穴按摩治疗黄褐斑30例.山西中医,2002,18(1):42.6余蕾.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59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0,20(9):535~536.7孙远征,侯慧先,孙海舒,等.背部拔罐放血治疗黄褐斑76例.中国针灸,2002,22(6):419.8苏萍.推罐疗法治疗面部黄褐斑92例.中医外治杂志,2002,11(l)28~29.9施宝泉.针刺治疗黄褐斑34例.吉林中医药,2001,21(5):53.10黄火美.针刺治疗黄褐斑36例疗效观察.吉林中医药,2001,21(6):53.11张英.面部围刺配合远端穴位刺法治疗黄褐斑85例.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14.12尚蓉.背俞穴注射治疗黄褐斑85例.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26(3):268~269.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浅析黄褐斑的中医...”相似的文章

更多>>

黄褐斑疾病

1、肝功能:肝功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等。 2、肾...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