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黄瘤

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时间 : 2009-12-04 19:58:20 来源:www.zclw.net

[摘要]

教育教学论文、工程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文学论文、硕博论文,专业代理写作发表;提供各类期刊杂志、大量免费论文资料--业内著名网站!

【摘要】目的观察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适宜的冷冻头直接接触82例睑黄瘤患者的皮损。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其中5例未能坚持治疗,皮损未完全消退;3例因护理不当留有色素沉着,3个月后自动消失。结论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效果显著。

【关键词】睑黄瘤;液氮冷冻;治疗;护理

睑黄瘤好发于中年患者,常发生于眼睑的内睑处,对称分布,见羚羊色或橙黄色长方形斑块,长约2~30mm[1]。我院皮肤科门诊2004~2006年用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8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2例患者均发生于眼睑,其中男12例,女70例;年龄32~46岁,平均39岁;病程1~7个月,平均4个月。排除瘢痕体质者。

1.2材料准备罐装液氮,温度为-196℃;冷冻头2~7号,直径在2~7mm。

1.3治疗方法根据皮损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冷冻头,浸液氮后直接按压皮损处,时间15~25s,每2周一次,直至皮损消退。

2.1疗效观察治疗的8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其中5例未能坚持治疗,皮损未完全消退;3例因护理不当留有色素沉着,3个月后自动消失。

2.2不良反应(1)疼痛:治疗时当日有轻微疼痛,一般的患者都能忍受,无需特殊处理。(2)水肿:冷冻区出现轻微的水肿,24h后可逐渐消退。(3)水疱:若局部出现水疱禁止挠抓,待其自行结痂,脱壳。(4)感染: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忌沾生水。(5)色素脱失或沉着:一般2~3个月后会自行消失。

3.1冷冻前的护理由于一些患者对冷冻法不了解,怕痛,担心损坏皮肤或留下瘢痕等而惧怕治疗。所以在治疗前应向患者宣传冷冻疗法的基本知识和优点,还可以让他们观看其他患者的治疗过程,听取复诊患者的个人感受,以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和对疼痛的恐惧,进而愉快地接受治疗。此外,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治疗室应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物品摆放整齐,使接受治疗的患者感到舒适。在治疗前还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等以免在治疗中发生意外。

3.2治疗时的护理治疗时动作应轻柔。按压时间不宜太长。在进行治疗时当个别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出汗、全身无力、脉弱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注意保暖。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给5%葡萄糖溶液40ml加维生素C2g,行静脉推注,一般情况下其症状即可缓解。

3.3冷冻后的护理冷冻后5~10s患者的局部可出现轻微红肿。24h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消退,对此无须处理。若局部出现小水疱,不可弄破,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一般3~5天渗液即可吸收。吸收后局部呈黄褐色或黑色,具有刺痒感。嘱咐患者切勿用手抓或用热水烫洗揉搓,使其痂皮自然脱落。在7~14天内患处局部可有淡褐色皮削或痂皮脱落,露出色素减淡的斑迹,指导患者避免日晒。

冷冻治疗应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或诱发生物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在组织受到低温作用时,其中所含的水分结冰,形成冰晶,冰晶可引起细胞机械性损伤,特别是细胞内的冰晶,对细胞具有更大的致死性损害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组织中水分结冰,使细胞脱水,电解质的浓度增高,导致细胞发生中毒而死亡[2]。

液氮无色无毒,不导热,不怕热,性能稳定,用液氮治疗睑黄瘤方法简单易行,完全可靠,也比较经济方便;治疗时疼痛较小,不需用麻醉;冷冻后面部创伤再生能力愈合快,不留瘢痕。因此,用液氮治疗睑黄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2,977.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相似的文章

更多>>

黄瘤疾病

检查项目应包括血清外观,血脂测定和脂蛋白电泳 ,藉以明确高脂蛋白血症及其类型,有时尚需进行蛋白电泳,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检查及黄瘤组织病理检查。 脂蛋白电泳正常值:α-脂蛋白 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