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23:15:45 来源:old.hmzixin.com
本病也称睑黄疣,是黄瘤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发生机制为脂质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
1.发生人群多发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多见于患有肝胆疾病的妇女,也可见于心血管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2.发生部位最常发生于上眼睑内眦部,其次是上眼睑外眦部,严重者可于上睑呈大片发生,也有偶发于下睑者。
3.皮损表现皮损为淡黄色或橘黄色斑片或斑块,压不变色,质地软,多对称发生。初发时仅见数毫米微微淡黄色的斑片,在不知觉中逐渐扩大成扁平隆起的斑块,持续存在,进行性多发并可融合。
4.美容损害不难想象,对称地存在于双上睑的黄色斑块明显损害了五官,特别是心灵之窗――眼睛的美感,并传递衰老与疾病的信息。
【组织病理】
表皮正常或压迫性变薄。真皮中见泡沫细胞或黄瘤细胞呈群集浸润。常见Touton多核巨细胞和胆固醇裂隙。早期损害常混有炎症细胞,消退期以纤维母细胞取代。特殊染色泡沫细胞内示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如存在高脂血症应按内科要求治疗。
针对睑黄瘤的治疗主要为美容需求,其治疗以去除或减轻黄斑,避免遗留疤痕等并发症为原则。方法有美容激光、美容电外科、美容冷冻及化学剥脱术等可供选择,其中,我们体会美容激光如超脉冲CO2激光、铒激光治疗比较理想、安全,美容效果好。由于眼睑皮肤组织薄,治疗时应遵循低能量、由浅及深、分次治疗的原则,两次治疗间隔1个月以上;而化学剥脱术则安全性较低,建议最好由有治疗经验的医生使用;美容电外科则色素沉着、遗留疤痕的风险较美容激光要高,但如遵循低能量、由浅及深、分次治疗的原则,并重视术后护理也能取得较满意的美容效果;美容冷冻也较安全,但有治疗精确性差、治疗不易彻底等缺点。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