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回答(一)疾病概述 为一病期短且严重度变化大的急性病毒感染疾病,轻微病例在临床上难以诊断。典型症状包括:猝然发作、冷颤、发烧、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痛、虚脱、
恶心、呕吐、脉搏慢而无力但体温上升(Faget`asign)。 初期
黄疸轻微,但会随病程而渐明显。
蛋白尿甚至无尿也可能发生。白血球减少在初期就出现,且在第5天左右时最明显。大部分的感染者此阶段之后便复原。部分患者在数小时至1天之后,就转而进入危险期,会出现出血徵候,如流鼻血、牙龈出血、吐血及黑便,甚至出现肝脏及肾脏衰竭。地方性流行区内人口的致死率约为5%;但爆发流行时致死率可达20%~40%。(二)致病原 黄热病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genusFlavivirus)。(三)流行病学1、都市(Urban)黄热病美洲除了1954年发生在千里达的少数几个病例以外,1942年以来就再也不见藉埃及斑蚊(Aedesaegypti)散播的都市黄热病;但埃及斑蚊在许多都市再度蔓延,使得该地区又再度面临都市黄热病卷土重来的危机。在非洲,流行地区则分布於赤道南北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安哥拉北部、萨伊及坦尚尼亚。2、丛林(Sylvan)黄热病丛林黄热病的传染局限於热带非洲及拉丁美洲,最常发生於暴露丛林的年轻男性。目前为止,从未有证据显示黄热病曾出现在亚洲,但埃及斑蚊的存在显示仍有发生黄热病的可能性。(四)传染窝 都市地区是人及埃及斑蚊。丛林地区则是人以外的脊椎动物(主要为猴子)和丛林蚊子。(五)传染方式 都市及乡村地区以受感染之埃及斑蚊叮咬为主。丛林地区以数种丛林
蚊子叮咬为主。(六)潜伏期 3~6天。(七)可传染期 发烧前至发病后3~5天,病人的血液可使蚊子感染,蚊子一被感染后终生保持传染力。(八)感受性及抵抗力 复原后即有长效免疫力,目前尚未发现有二度感染的报告。(九)通报定义1、曾到过疫区且符合下列条件:发烧及
肝功能异常,且出现下列任何一项临床症状,猝发性冷颤、头痛、背痛、全身肌肉酸痛、虚脱、恶心、呕吐,并出现肝功能异常;或2、未符合前项条件,但医师高度怀疑,且与确定病例有流行病学上相关。--------------------------------------------------------------------------------三、预防保健(一)预防注射 前往疫区者必须事先接种疫苗,年龄满9个月以上者,皮下注射一次活的减毒黄热病疫苗,7~10天后出现抗体,可维持30~35年。但国际卫生条例仍然要求出入疫区旅客每10年仍有必要再接种一次,但怀孕初期及6月以下婴儿禁打。(二)预防都市黄热病 扑灭或控制埃及斑蚊。(三)预防丛林黄热病 最好是接种疫苗,所有必须暴露於感染危险中的人皆需主动免疫,否则防护衣、驱虫剂、蚊帐等防蚊设备不可少。未曾接种疫苗的人及接种未满1周的人禁入可能发生感染的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