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回归热

关于回归热

时间 : 2009-12-04 10:52:50 来源:www.zhzyw.org

[摘要]

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可有黄疸。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脾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类型。

首页-->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回归热-->关于回归热关于回归热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可有黄疸。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脾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类型。

  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可有黄疸。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脾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类型。病因  (一)传染源:虱传回归热的唯一传染源是病人;蜱传回归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鼠类,病人亦可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虱传回归热的传播以体虱和头虱为传播媒介。蜱传回归热的传播媒介为不同种类的软蜱。蜱可终身携带螺旋体。并可经卵传代。故蜱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病原体的贮存宿主。    (三)易感人群:男女老幼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两型回归热之间无交叉免疫。症状    (一)虱传型回归热:潜伏期2~14天,平均7~8天,起病大多急骤,始以畏寒、寒战和剧烈头痛,继之高热,体温1~2天内达40℃以上,多呈稽留热,少数为弛张热或间歇热。  头痛剧烈,四肢关节和全身肌肉酸痛。回归发作多数症状较轻,热程较短,经过数天后又退热进入第二个间歇期。一个周期平均约2周左右。以后再发作的发热期渐短,而间歇期渐长,最后趋于自愈。  (二)蜱传型回归热:潜伏期4~9天,临床表现与虱传型相似,但较轻,热型不规则,复发次数较多,可达5~6次。蜱咬部位多呈紫红色隆起的炎症反应,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黄疸、神经症状均较虱传型为少,但皮疹较多。检查  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5~2×1010/L,中性粒细胞增加。  (一)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大多正常,但重症者可有异常。  (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常升高,血清胆红素可增高。  (三)尿中有少量蛋白、管型及红、白细胞。  (四)脑脊液压力稍增,蛋白及淋巴细胞轻度增加。  (五)发热期取血或骨髓涂片染色镜检或暗视野检查可发现螺旋体。治疗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高热护理,流质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病原治疗:首选四环素族抗生素。

回归热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918353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回归热关于回归热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相关链接回归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回归热预防回归热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回归热流行特征回归热应该做哪些检查?回归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回归热螺旋体回归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回归热的治疗方法回归热的治疗精彩推荐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关于回归热”相似的文章

更多>>

回归热疾病

1.病原体检查 回归热螺旋体,在患者发热期的外周血液内,一般容易查到,薄的血涂片 中,用革兰染色为阴性,瑞氏或吉姆萨染色呈红色或紫色,于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其以旋转和移行的方式灵活前进或后退,并向两侧摇摆...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