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主要是幼年猫的疾病。这种病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不同种的蛔虫有不同的固有宿主。例如,猪蛔虫它既不寄生于马、牛、羊,也不寄生于猫。有时蛔虫的侵袭性虫卵,可能误人非专性宿主体内,但不能发育为成虫。寄生于猫体内的是猫弓首蛔虫,除猫以外,还能寄生于其它猫科动物体内,人也偶而发生感染。
[虫体特征]蛔虫是一种相当大的浅黄色线虫,长圆形,前后两端均较细,但前端较齐而尾端较尖,体表台两条明显的白色侧线,头端有三个很明显的唇片。
[生活史]蛔虫有着它特殊的生活史。雌虫产卵于宿主的消化道中,这时虫卵尚未发育到侵袭性阶段。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潮湿、隐蔽及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在温度22―23℃下经过9―13天,受精卵发育成为粪杆状幼虫,一星期后蜕化成为具有侵袭性的第二期幼虫。此幼虫通常不孵出,当被宿主吞食后,在十二指肠中由于消化液刺激,幼虫活动增加,几小时内幼虫即破卵壳逸出,侵入肠壁内的淋巴管或静脉管,幼虫随血液流至肝脏,此后再随血液流到右心,并经肺动脉入肺,然后破血管进入肺泡,在肺里经过二次蜕化,在肺泡中渐渐长大到l―2毫米长时,最后顺着小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又到咽喉部。咽喉部的幼虫重新被咽下到食管,再经胃而到小肠。大约在感染25――29天,幼虫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蜕化,60―75天后发育成熟,雌虫开始排卵。
[致病作用]猫弓首蛔虫对猫机体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械性作用,二是毒素作用。幼虫在移行时侵入肠壁、肝脏及肺部均能造成小损伤、小出血及炎症侵润等现象。在肺部,严重时可引起
肺炎。幼虫进入大循环,有时在脑、脊髓、眼、肾脏等器官引起炎症。成虫对猫体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消耗了机体的营养物质,影响猫的精神状态及幼猫的发育3成虫以唇瓣捏挟肠粘膜而引起炎病。当蛔虫寄生过多可发生虫体纠集成团而导致肠堵塞。
蛔虫喜欢移动其寄生部位,向腔、管钻动,因此可引起许多合并症,如
肠穿孔并发
腹膜炎,堵塞胆道引起胆道炎、肝脓疡、肝出血等等;蛔虫分泌出数种毒素,可引起过敏等症状。因此猫蛔虫能严重影响猫机体的健康。另外,猫作为人的伴侣动物,当它有
寄生虫病时,难免污染环境,使人受到感染或误行寄生。这种人畜共患病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应引起重视。
[诊断]猫蛔虫的诊断方法,是取粪便作虫卵检查。
[治疗]驱除蛔虫的药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于猫蛔虫,丙硫苯眯哩效果不错,也比较安全。它是一种广诺的抗蠕虫药,因此对其它的一些蠕虫也有效果。用药量可按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一次服用。
[预防]要注意环境、食具、食物的清洁卫生,对幼龄猫最好于春秋两季作粪便寄生虫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