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12:51:39 来源:www.clinixoft.com
医宝问病网 - 科凌力医学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为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是由于维持正常意识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皮层的代谢活动。因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而被高度抑制,引起的意识完全丧失。昏迷常由浅入深的发展,浅昏迷也称半昏迷或昏沉,即意识丧失,病儿对强刺激有痛苦表情或防御性的动作,可有无目的的四肢舞动或谵语。呼吸、脉博、血压无明显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深昏迷时,病儿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神经反射及肢体自主运动均消失,伴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仅有维持生命的呼吸和脉博。为更好地观察病儿昏迷程度和进展过程,临床上常用各种评判意识障碍深度的量表,以下为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昏迷评分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一)睁眼动作:1.自动睁眼,4分;2.呼唤后睁眼,3分;3.痛刺激后睁眼,2分;4.痛刺激时,1分;(二)语言反应:1.有定向,5分;2.不适当用语,3分;3.不理解语言,2分;4.无语言反应,1分;(三)运动反应:1.能按吩咐作肢体活动,6分;2.肢体对疼痛有局限性反应,5分;3.肢体有屈曲逃避反应,4分;4.肢体异常屈曲反应,3分;5.肢体伸直,2分;6.肢体无反应,1分;(四)瞳孔对光反应:1.瞳孔对光反应正常,5分;2.瞳孔对光反应迟钝,4分;3.两侧反应不同,3分;4.大小不等,2分;5.无反应,1分;(五)脑干反射:1.全部存在,5分;2.睫毛反射消失,4分;3.角膜反射消失,3分;4.上述反射均消失,1分;(六)抽搐:1.无抽搐,5分;2.局限性抽搐,4分;3.阵发性大发作,3分;4.连续大发作,2分;5.松弛状态,1分;(七)自发性呼吸:1.正常,5分;2.周期性,4分;3.中枢过度换气,3分;4.不规则/低呼吸,2分;5.无,1分;昏迷病儿常并发坠积性肺炎、电解质紊乱、褥疮、多脏器功能损害。在做出病因诊断的基础上,尽快作以下检查。(一)尿常规、比重、酮体、糖等。(二)血常规。(三)血糖、血生化、血气分析、肝功、肾功等(四)胃液中查出中毒物质。(五)脑脊液:考虑颅内感染者要检查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酶学检查等。(六)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七)心电图。昏迷的诊断不困难,难的是病因诊断。临床上均应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做出病因诊断。所以应根据病史,昏迷发生的急或缓及伴随的症状,昏迷前的身体状况,有无外伤史,误服药物史等,及时做出引起意识丧失的病因诊断。以下为常引起小儿昏迷的疾病。(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病毒、细菌、原虫引起的各种脑炎、脑膜炎,临床上除有昏迷外,常有不同程度发热、头痛、呕吐、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二)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等均可引起昏迷,临床上除有昏迷外常有原发病的表现。(三)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高血压脑病、颅内肿瘤等。临床上常有呕吐、头痛、惊厥及原发病的特点,但不伴发热。(四)内分泌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肝豆状核变性、苯丙酮尿症等,除有呕吐、惊厥、昏迷外、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有原发病的表现。(五)中毒和意外:一氧化碳中毒、农药、鼠药中毒;触电、溺水、外伤等。(六)先天畸形:如脑血管畸形,法乐氏四联症等。(一)对症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1)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2)气管切开;(3)供氧。2.建立人工循环,注意心脏功能,及时心脏复苏。3.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二)供应足够的热量及水分。每日应供给热量209kJ/kg(50-60kcal/kg),水每日60-80ml/kg。根据昏迷发展程度调整热量及水分,并每日均应记录出入量。(三)治疗原发病。(四)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药物。如ATP、辅酶-A、细胞色素C、脑复康、乙酰谷酰胺、尼可林、脑活素、醒脑静等。(五)康复治疗。昏迷病儿的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以上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后遗症。王玉玮主编《医师速查丛书・儿科速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P338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