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09:43:42 来源:zzbl.sykq.cn
fig.1fig.2fig.3
fig.4fig.5fig.6
肉眼:肿瘤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剖面实质性,灰白或灰黄色。发生于腮腺者多有完整包膜;发生于小涎腺,特别是腭部者,常无包膜。肿瘤常有囊性变,囊腔大小不等,内含褐色的粘液样物。上皮细胞形态较一致,呈柱状或立方状。胞核园形或卵园形,位于细胞中央,体积较小,染色质丰富,核仁不明显,胞浆少,细胞界限不清,颇似上皮的基底细胞。上皮细胞的排列方式多样,其共同特点是:上皮团块或条索周边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的有明显的基底膜样结构包绕(fig.6),使肿瘤的主质与间界限分明。在粗大条索及团片中,可出现基底鳞状的漩涡状结构(basisquamouswhorling)或鳞状化生,酷似皮肤之基底细胞癌。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粘液样组织含量极少。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结构及上皮排列方式,将肿瘤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小梁型:瘤细胞形成实性的小梁或条索状,粗细不等,或单独存在,或彼此连接成网状(fig.1)。管状型:肿瘤内含有较多的管状结构。管腔由2-3层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围绕而成(fig.2,3),内层大多排列整齐呈栅栏状,腔内可见嗜伊红物质,PAS染色阳性。有的为兰染分泌物,阿辛蓝染色阳性。实性型:瘤细胞形成实性团片,团片中可见不规则的囊腔样或裂隙(fig.4,5)。膜性型:瘤细胞形成团片。团片外周为小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胞浆少,核深染;团片中心细胞大,呈多边形,胞浆丰富,核浅。此细胞有时可形成车轮状排列。团片外周有明显的PAS阳性的基底膜包绕(fig.6)。团片中亦可见类似此结构的玻璃样变物质沉积,经证实此物质为W型胶原。生物学特性:此瘤生长缓慢,有包膜,局部完整切除后疗效尚佳。但部分包膜不完整或包膜内有瘤细胞侵入,需将肿瘤连同周围部分腺体一开切除。有报告此瘤恶变为基底细胞腺癌者。
组织发生:根据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其构成细胞大多为闰管之分泌细胞,偶见肌上皮细胞,故推测此瘤之组织来源为闰管细胞或闰管储备细胞。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