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23:00:23 来源:www.qq3318.cn
中国风湿骨病网
■关节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Joint
【适应症】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经全身广谱抗生素治疗2~3个月无效,关节疼痛肿胀加重,关节腔穿刺吸出液由混浊分泌物变为脓液,即应行关节切开引流术,亦可同时行置管冲洗负压吸引疗法。
【麻醉】
结合病人年龄、全身情况和关节部位,选择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有时亦可用局麻。
【手术步骤】
(一)肩关节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Shoulder)
1.前侧切开引流术:自肩锁关节向下经肱骨头纵行切开5~8cm,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开三角肌纤维。直视下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创口疏松缝合并置橡皮引流条引流。
2.后侧切开引流术:自肩胛冈基部向外、下方沿三角肌后部纤维方向切开6~8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分开三角肌纤维,显露冈下肌和小圆肌,在二肌之间分开,即可显露膨胀的关节囊,纵行切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注意切勿损伤经四边孔穿出的腋神经。吸尽脓液后,疏松缝合皮肤,置入橡皮条,或行闭式冲洗负压吸引疗法。
术后患肩和上肢用外展架固定至伤口愈合,然后开始主动及辅助性活动。
(二)肘后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Elbow)
于尺骨鹰嘴内、外侧各作一7~8cm彼此平行的纵切口,分别切开三头肌腱,纵行切开关节囊后壁,进入关节腔,吸尽脓液,置入橡皮引流条。在尺骨鹰嘴内侧作切口时,注意勿损伤尺神经。
术后用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90°屈曲位。伤口愈合,开始功能锻炼。
(三)腕关节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Wrist)
1.腕背尺侧切开引流:以尺骨茎突为中心,于尺侧腕伸肌腱与小指伸肌腱之间进入,注意勿切开腱鞘。在尺骨茎突下方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置入橡皮引流条。
2.腕背桡侧切开引流:以桡骨茎突为中心作纵行切口长约4cm,于拇长伸肌和示指固有伸肌腱之间进入,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置入橡皮引流条。
术后用短臂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伤口愈合后开始功能锻炼。
(四)髋关节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Hip)
常用Ober入路,自髂后上棘外下方向股骨大转子后外侧作斜形切口,长8~10cm,沿臀大肌纤维方向切开臀大肌并向上、下牵开。小心分离臀肌下脂肪组织,找出坐骨神经妥加保护,于大转子后内侧分开髋外旋肌群,显露并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清除病灶后,行置管闭式冲洗引流疗法。
术后患侧下肢皮牵引。闭式引流冲洗关节至体温正常后3天,无感染情况拔管。
(五)膝关节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Knee)
1.膝前内、外侧切开引流术:此法用于膝关节后侧无明显积脓者。沿髌骨两侧缘作弧形切口,分别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髌内外侧支持带,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冲洗关节腔,然后行置管闭式冲洗引流疗法。
2.膝后内、外侧切开引流术:膝关节后侧有大量积脓时用此法。于膝关节后外侧股二头肌前缘作纵弧形切口,长6~8cm,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髂胫束,可见腓侧副韧带和N肌腱,游离N肌腱并向后牵开,显露并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再于膝关节后内侧半腱肌、半膜肌前缘作长6~8cm的切口,注意勿伤及大隐静脉。逐层切开后,将肌腱牵向后侧,切开胫侧副韧带后部分,并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冲洗关节腔,然后行置管闭式冲洗引流疗法。
术后患侧行小腿皮牵引,闭式引流冲洗关节至体温正常后3天,伤口愈合开始膝功能锻炼。
(六)踝关节切开引流术(OpenDrainageofAnkle)
1.踝前内侧切开引流术:于胫骨前肌腱内侧缘经踝关节前方作长约5cm的切口,注意勿伤及胫骨前肌腱鞘。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冲洗后置入橡皮引流条。
2.踝前外侧切开引流术:于外踝前缘作一长5cm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伸肌支持带,在趾长伸肌腱外侧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冲洗后置入橡皮引流条。
3.踝后内侧切开引流术:于跟腱内缘作长6~7cm的纵行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后,向内牵开长屈肌腱、胫后血管、胫神经,向后外牵开跟腱,显露并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冲洗后置入橡皮引流条。
4.踝后外侧切开引流术:于跟腱与外踝之间作长约7cm纵行切口,至外踝尖端以下可略弯向前。向后牵开跟腱,向前牵开腓骨长、短肌腱,纵行切开关节囊,吸尽脓液,冲洗后置入橡皮引流条。
【术后处理】
术后患侧小腿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伤口愈合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