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

脑外伤CT与MRI诊断

时间 : 2009-12-04 14:07:52 来源:www.xywy.com

[摘要]

CT确定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比较容易而且可靠。 (一)颅内血肿 在急性期为均匀的高密度灶,由于血肿显影,故不难确定其位置、大小及范围,还可明确有无并发其他的脑损伤。血肿的形状与密度因血肿的期龄和部位而不同。

CT确定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比较容易而且可靠。  (一)颅内血肿在急性期为均匀的高密度灶,由于血肿显影,故不难确定其位置、大小及范围,还可明确有无并发其他的脑损伤。血肿的形状与密度因血肿的期龄和部位而不同。依血肿密度与形状变化,可判断血肿的病理演变过程。  急性硬膜外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均匀高密度区,与脑表面接触缘清楚。常有轻微占位表现。  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薄层广泛的均匀高密度区。亚急性期,形状不变,但多为高或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后者需依脑沟与脑室改变来确定。慢性期血肿呈梭形,为高、混杂、等或低密度。  急性脑内血肿表现为脑内圆形或不整形均匀高密度区,轮廓清楚,周围有脑水肿。多在外伤着力点下方、较表浅。如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睛腔,则积血处呈高密度影。  CT对于诊断多发与复合血肿较为可靠。  (二)脑挫裂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大片低密度脑水肿区中,有多发高密度小出血灶。同侧脑室常受压变窄和移位。单纯脑挫伤只表现为低密度的脑水肿,边界清楚,于伤后几小时至3天内出现,以12~24小时最明显,可持续几周。  (三)硬膜下水瘤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近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区。多见于额颞区,累及一侧或两侧。无或只有轻微占位表现。硬膜下水瘤可能是慢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之一。  急性外伤性颅内出血在T1WI和T2WI上多为等信号,不易和血肿周围脑组织区别;而CT上急性血肿均为高密度灶,易于观察。亚急性血肿恰相反,MRI上均显示为高信号区;而在CT扫描上可为等密度灶。所以,急性期血肿选择CT扫描为宜,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则选择MRI较好。此外,少量的脑底出血,轻微的脑挫伤水肿MRI比CT敏感。

打印本页发布者的其他文章加入我的收藏推荐给好友相关点击:相关资讯相关问题相关疾病更多查看全部关于此文章的信息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脑外伤CT与MR...”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疾病

CT扫描或脑血管造影 ,紧急情况下亦可根据致伤机理的分析或采用脑超声波定侧,尽早在颞部或可疑的部位钻孔探查,并行额叶及颞叶穿刺,以免遗漏脑内血肿,由于这类血肿多属复合性血肿,且常为多发性,故而根据受伤机...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