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时间 : 2009-12-04 19:17:18 来源:www.ce86.com

[摘要]

关键词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了新突破,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uention,PCI)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PCI具有创伤小、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了新突破,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uention,PCI)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疹疗过程中可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总结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8年8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82例,男性55例,女性27例,年龄49~87岁,平均57.5±12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4例,后间壁心肌梗死17例,侧壁心肌梗死11例,左心壁广泛梗死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3例,心律失常15例,心功能不全10例。平均住院日14±1.5d。
  1.2方法
  AMI入选标准:①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②心肌酶学的变化;③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h内行PCI,本组共45例;择期PCI:Q波心肌梗死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实施PCI,Q波心肌梗死在下壁7-14d,前壁10-14d,本组57例行择期PCI。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外,加强术前宣教、术后并发症护理。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3护理评价标准[2]
  1.3.1穿刺部位损伤
  血液渗透纱布为局部出血;局部出现硬块或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改变,直径大于4cm为局部血肿。
  1.3.2舒适度差
  手术后4h出现肢体麻木酸痛、腰酸背痛、腹胀等不适,处理后不能及时缓解。
  1.3.3焦虑程度
  包括烦躁、紧张、恐惧等。根据焦虑对个体能力的影响,评估患者术后24h焦虑程度,采用0-3计分法,即无焦虑0分,轻度焦虚1分,中度焦虑2分,重度焦虑3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1.3.4排尿困难
  根据患者术后排尿情况,采用0-2计分法,即正常排尿0分,诱导排尿1分,导尿2分。分值越高表明排尿困难的程度越高。
  1.3.5失眠
  入睡困难、易醒、夜间睡眠少于6h。
  1.3.6迷走神经反射
  主要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心率迅速减慢至50次/min以下,伴血压下降,休克状态。
  1.3.7异位栓塞、猝死
  术后住院期间突然发生的梗塞、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进行静脉溶栓而直接行急诊PCI,以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挽救存活心肌的一种治疗方法。在AMI发病24h内行直接PCI对于挽救心肌、改善预后最为重要。择期PCI其机制不是挽救心肌,而是预防梗死区扩张和膨胀、左心室重塑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何时行PCI目前争论较多,本文重点讨论两者术后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

1.心电图 肯定性改变为出现异常、持久的Q 波或QS 波,以及持续24h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这些肯定性改变出现时,仅依据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包括: ①静止的损伤电流; ②T 波对称性倒置;...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