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
骨髓炎检查生成2007-07-1011:53:35京东中美医院无标题文档 X线检查
早期,时刻牢记X线完全没有骨的变化;最早出现的是软组织肿胀及深层肌层的异常阴影,从发病2~4日后,这种发现决定于拍片的条件.骨最早的变化决定于拍片的条件。骨最早的变化出现在发病后从4~5日(乳儿)致10日前后(学龄期),由骨髓内的渗出物引起骨髓模糊,摄影条件必须良好,且要与对侧对比。其次局部的
充血和坏死引起骨小梁的吸收。随病变发展,骨皮质可见新骨生成,多半这时才在X线上诊断为骨髓炎,如在“病理”节内所述,此时病期已从初期进行到中期.再发展下去坏
死骨形成,骨包壳形成和慢性期。这些X线上的变化不是仅局限在干骺端,而是整个髓腔内及骨干部;严重时骨干全部均被侵犯。以上是定型的X线变化。有时,因初发部位及治疗的有无,也呈现非定型的X线所见.初期X线无变化时,由于应用大量有效的抗菌素会得到良好的转机,有时最后X线不发生改变,这就是骨髓炎的原发病灶治愈。
骨扫描
大家共认,与单纯X线拍片相比,骨扫描优先的阳性率快而敏感。作为放射性同位素(RI),多半使用的99mTC。钙和白血球结合,集聚在急性炎症部位,两者的结合很有特征。在幼儿,骨干骺部本来是RI的吸收非常多的部位,Bobechko记载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表现出来。
CT
笔者的经验主要是进入中期以后或原发性骨髓炎,不是真正早期的骨髓炎,CT表现骨髓的模糊骨皮质吸收变薄等单纯X线片还不明确时,能进行详细的描写,在骨髓炎的各个时期病灶的范围与通常断层X线拍片相比,能正确的描绘骨皮质及髓质的破坏。骨皮质的变化,CT比MRI清楚。
MRI
最近急速普及的影像与诊断法,笔者认为骨关节感染性疾病的诊断,MRI在X线拍片、骨扫描之上,作为特别影像学诊断,有十分肯定的价值,由于炎症性渗出物及缺血部过敏反应,MRI能确切掌握病变的广度,特别在炎症充血期,无骨破坏时及椎间盘、椎管内感染,更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应广泛应用。笔者认为X线变化出现前,CT诊断不能定时,MRI能准确的描写。(见典型病历)。即使发病48小时内,X线、CT没变化时,MRI都能显示明确的变化。笔者治疗的16岁女性患者,典型的坐骨神经
剧痛,但有
高热,MRI像见腰段T1、T2像改变,在腰椎管硬膜外感染的诊断下切开椎板,见硬膜外有混浊积液,放置冲洗管冲洗,术后当夜安静熟睡,且无疼痛。这是最早期的MRI的表现,很有意义。
Computedradiography(CR)
本法具有种种优点,其特别处,在骨科领域里,软组织能够作详细的了解。在骨变化出现前从软组织,即从前所述肿胀、浮肿及深层的异常影像,是早期诊断的方法。病变进入中期后与X线相比没什么优点。
来源:网络(资料使用请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010)61596188;800-803-6358或QQ:531990451,向中美医院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