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胰腺炎

【医学】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时间 : 2009-12-03 03:24:05 来源:forum.e2002.com

[摘要]

这是我最近3个礼拜查阅最新文献以后写的综述,同时也是我的开题报告其中一部分,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综述   ...

这是我最近3个礼拜查阅最新文献以后写的综述,同时也是我的开题报告其中一部分,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综述×××审阅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有关AP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AP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各国学者也对AP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本文将近年AP的病因、发病率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简介如下。

一、病因

许多疾病均与AP的发生有关,综合各国报道的情况,目前AP最主要的病因仍以胆道疾病和酒精为主,这两种因素各自所占比例则依人群、种族、经济卫生情况不同而各异,如瑞典、荷兰以酒精为主,而英格兰、苏格兰、挪威和德国则以胆石症为主[1]。但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1、胆道疾病

在我国,胆石症或胆道感染是最多见的病因。早在1901年Opie即第一个提出所谓“共同通道”学说,后来又有人提出“胆石游走”学说,认为胆石嵌顿在Vater壶腹导致壶腹部水肿和Oddi’s扩约肌痉挛,胆汁反流入胰管诱发AP发生,但随后大量的解剖研究证实这种具有足够长度的胆胰共同通道仅在少数的AP中存在,因此“共同通道”和“胆石游走”学说未能得到广泛承认。随后又有人提出“肠胰反流”学说,认为结石、感染等因素损伤了Oddi’s扩约肌、阻止反流的屏障机制削弱、肠液反流入胰管、肠激酶激活胰酶造成AP,不过之后的试验未能证实该学说。但上述各种假说之间并非相互排斥,既往大量研究早已证实90%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粪便中可发现胆石,而无胰腺炎的胆石症患者中仅10%-15%在粪便中发现胆石[2]。研究表明,既往诊断为特发性胰腺炎的患者中约2/3有“胆道微结石”,即隐匿性胆石症。对于胆囊多发性微胆石患者,为了预防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应作胆囊切除术,由于胆道微结石所致的AP即使在切除胆囊后仍可能反复发作AP,因此应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3]。现在认为,胆源性胰腺炎可能是由于胰液排出分泌受阻而非由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至胰管所致。

2、酒精

在西方国家,酗酒是急、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15],而在我国此病因占次要地位,不过近年来有逐渐替代胆道疾病成为最主要病因的趋势。一般认为,下列因素可能与酒精性胰腺炎有关:1、酒精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腺对胆囊收缩素(CCK)刺激的敏感性,使胰液中胰酶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小胰管内蛋白栓形成,引起胰管阻塞,胰液排出受阻。2、乙醇刺激引起胆胰壶腹括约肌痉挛,致胰液引流不畅,胰管内压力升高。3、乙醇改变体内的脂质代谢,胰腺腺泡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发生改变,线粒体肿胀,细胞代谢障碍,细胞变性、坏死。4、乙醇使胰腺腺泡对CCK致敏,刺激胰酶激活,启动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然而,最近研究认为细胞内消化酶原激活在胰腺炎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Purohit[4]认为酒精不直接激活酶原,但可促进CCK诱导羧肽酶原A1转化为羧肽酶原A1,增强胰腺腺泡细胞对CCK的敏感性,从而激活转录因子NF-kB和AP-1,引起组织损伤,动物试验也证实酒精使胰腺细胞对CCK和其它因子更敏感,且其代谢产物可激活胰腺星状细胞(PSC),过度表达胶原和基质蛋白,促进胰腺纤维化形成。
日本学者Shimosegawa[5]则认为,尽管胰腺在酒精代谢中所起作用只有肝脏的1%-2%,但在长期大量摄入酒精时胰腺腺泡内可产生与肝细胞相同水平的乙醇,进而诱导胰腺损害。此外,长期酒精摄入可增强胰腺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介导活性氧和自由基对胰腺造成损害。

3、高脂血症

以前认为高血脂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高脂血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十分少见,仅占总病例数的4%[3]。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所致AP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甘油三酯较胆固醇更与AP发病有关。高脂血症诱发胰腺炎与下列因素有关[12]:①胰腺毛细血管内高浓度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大量水解,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后者引起毛细血管栓塞及内膜损伤,导致胰腺炎。②高脂血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使内皮细胞损伤,合成和分泌前列环素(PGI2)减少;亦可激活血小板,释放血栓烷素(TXA2),致使PGI2-TXA2平衡失调,使胰腺发生缺血性损伤;另外,高脂血症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引起胰腺炎发作。③过高的乳糜微粒栓塞胰腺的微血管或胰腺中发生黄色瘤致胰腺炎发作。高脂血症诱发的AP往往不伴血淀粉酶明显升高,降低甘油三酯可预防AP发作[13]。引起高脂血症的主要因素为酒精、口服避孕药、妊娠、长期应用雌激素等,具有二项以上者,很容易发生胰腺炎。目前认为,血中甘油三酯超过11.29mmol/L(1000mg/dL)就可诱发胰腺炎[14]。


二、发病率

在过去30年中,AP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有一定关系。各国发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从5-50/10万人不等,原因与各国酒精消耗量、胆石症发生率不同有关。Eland等[6]经过对22266例AP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荷兰的AP发病率从1985年的12.4/10万人上升到1995年的15.9/10万人,男性患者的发病率从14.8/10万人上升到17/10万人、女性患者的发病率从9.9/10万人上升到14.8/10万人。AP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多,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尽管发病率逐渐上升,年死亡率却基本保持稳定,这可能与治疗措施的加强和轻症患者比例的增加有关;但是高龄患者(>75岁)死亡率仍居高不下(>30%),这与老年患者常并发其他全身疾病有关。Appelros等研究了瑞典1985-1994年的AP发生率,发现年初次发病率为23.4/10万人,其中58.1%为男性、41.9%为女性,若将复发病例计算在内则年发病率高达38.2%/10万人。初发者病因以胆石症为最常见(38.4%)、其次为酒精(31.8%),若将复发病例计算在内则是以酒精为最常见病因(34.3%)、胆石症其次(31.5%)。同时男性患者以酒精为最主要病因、女性则是胆石症。Appelros等发现部分轻症胰腺炎患者很可能由于误诊或者症状轻微而从未入院治疗,因此瑞典的AP发生率实际上应比统计数据要高。

最近Gullo等对欧洲五国共1068例AP患者进行统计,男性692例(64.8%)、女性376例(35.2%),平均发病年龄为52.8岁,胆石症和酗酒是最重要的两个病因,各占37.1%和41%。研究表明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数量明显多于女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则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2.6岁、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9.9岁。AP的死亡率7.8%,死亡率与病因和患者年龄无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的患者中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年龄较其他病因的胰腺炎患者为年轻。

Beat等[8]对老年AP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老年患者以胆石症(约55%)为主要病因,酗酒仅占8%-2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石症的比例更高(70%)、同时特发性胰腺炎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约23%-30%无明确病因,不过这部分患者的病因可能与胆道微结石有关。Pezzilli等[9]对儿童AP进行多中心研究,患儿男女比例为1:1,平均发病年龄10.5岁,儿童AP的病因组成较为特别:20%为胆源性、12%为病毒感染、10%为腹部创伤、8%为胰管先天异常、遗传性AP6%,高达34%的患儿无明确病因。但Jackson[10]认为儿童AP最主要的病因是腹部外伤,同时常常伴有假性囊肿形成,苏格兰一项研究发现10例(62%)儿童AP的病因是自行车车把所致的胰腺创伤,而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淀粉酶升高缺乏特异性等原因,诊断常被延误,其中6例患儿伴有假性囊肿形成,但70%均可自行消散,无需外科手术治疗。

AP病因学研究目前以回顾性研究为主,因此前瞻性研究极少。Birgisson等[11]对冰岛50名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后认为AP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19-85岁),年初次发病率32/10万(男性29.4%、女性35.2%),病因以胆结石(42%)、酗酒(32%)等为主。其中7例为重症胰腺炎、总死亡率为4%。作者认为轻症胰腺炎发生的比例在上升,而检测C-反应蛋白(CRP)是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较好且简便的指标。

目前我们对A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较前有了很大进步,相信今后随着对AP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深入研究,AP的发病机制最终将被阐明,AP患者有望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AppelrosS,BorgstromA.Incidence,aetiologyandmortalityrateofacutepancreatitisover10yearsinadefinedurbanpopulationinSweden.BrJSurg.1999Apr;86(4):465-70
2.ForsmarkCE.Theclinicalproblemofbiliary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nddiagnosisofbiliarynecrotizingpancreatitis.JGastrointestSurg.2001May-Jun;5(3):235-9
3.DubaguntaS,StillCD,KomarMJ.Acutepancreatitis.JAmOsteopathAssoc.2001Apr;101(4SupplPt1):S6-9
4.PurohitV,RussoD,SalinM,etal.Mechanismsofalcoholicpancreatitis.Proceedingsofaconference.Chicago,Illinois,USA,November2002.Pancreas.2003Nov;27(4):281-5
5.ShimosegawaT.NipponShokakibyoGakkaiZasshi.2003Oct;100(10):1198-205
6.ElandIA,SturkenboomMJ,WilsonJH,StrickerBH.Incidenceandmortalityofacutepancreatitisbetween1985and1995.ScandJGastroenterol.2000Oct;35(10):1110-6
7.GulloL,MiglioriM,OlahA,etal.AcutepancreatitisinfiveEuropeancountries:etiologyandmortality.Pancreas.2002Apr;24(3):223-7
8.GloorB,AhmedZ,UhlW,etal.Pancreaticdiseaseintheelderly.BestPractResClinGastroenterol.2002Feb;16(1):159-70
9.PezzilliR,Morselli-LabateAM,CastellanoE,etal.Acutepancreatitisinchildren.AnItalianmulticentrestudy.DigLiverDis.2002May;34(5):343-8
10.JacksonWD.Pancreatitis:etiology,diagnosis,andmanagement.CurrOpinPediatr.2001Oct;13(5):447-51
11.BirgissonH,MollerPH,BirgissonS,etal.Acutepancreatitis:aprospectivestudyofitsincidence,aetiology,severity,andmortalityinIceland.EurJSurg.2002;168(5):278-82
12.YadavD,PitchumoniCS.Issuesinhyperlipidemicpancreatitis.JClinGastroenterol.2003Jan;36(1):54-62
13.IskandarSB,OliveKE.Plasmapheresisasanadjuvanttherapyforhypertriglyceridemia-inducedpancreatitis.AmJMedSci.2004Nov;328(5):290-4.
14.ChenJH,YehJH,LaiHW,etal.Therapeuticplasmaexchangeinpatientswithhyperlipidemicpancreatitis.WorldJGastroenterol.2004Aug1;10(15):2272-4.
15.HanckC,WhitcombDC.Alcoholicpancreatitis.GastroenterolClinNorthAm.2004Dec;33(4):751-65收藏分享000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医学】急性胰腺...”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急性胰腺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 轻型胰腺炎时,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在严重病例和伴有感染时,常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高。 2.淀粉酶测定 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