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子宫内膜炎

北京欧亚泌尿专科医院

时间 : 2009-12-03 01:36:11 来源:www.ouya120.com

[摘要]


如何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ˇ
日期ˇ2006-12-290:31:29

  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常规要做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ˇ以选择高效的抗生素。在试验结果未得出之前或无条件进行试验者ˇ可选用广谱抗生素青霉素治疗ˇ皮试阴性后ˇ予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ˇ每日肌注2次。细菌培养如为需氧菌ˇ选用庆大霉素肌注ˇ每次8万单位ˇ每8小时1次ˇ如果培养结果为厌氧菌ˇ选用灭滴灵比较适宜ˇ口服每次04克ˇ每日3次。如果急性子宫内膜炎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ˇ要考虑宫腔内是否还有胎盘、胎膜残留。若宫腔内仍有残留组织ˇ则应在控制感染48~72小时后将其取出ˇ并待病情稳定后彻底清宫ˇ术后给予催产素10单位肌注ˇ并口服益母草膏或生化汤ˇ以促进子宫收缩ˇ抗生素仍继续应用。如果患者带有宫内节育器ˇ要尽快取出ˇ患粘膜下子宫肌瘤或息肉时ˇ也要进行手术治疗ˇ而不能仅仅依靠抗生素。  中医治疗本病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认为本病多发生在产后ˇ患者气血亏虚ˇ故虽然病属热证ˇ也不能过于攻伐ˇ应视患者情况在克伐邪气的同时ˇ加用益气补血之品。具体治疗如下ˇ  (1)湿热蕴结型ˇ治以清热利湿ˇ活血止痛。方用四妙丸(《成方便读》)合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ˇ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0克连翘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生薏仁15克桃仁10克丹参20克柴胡10克红藤15克生甘草10克  若伴有乏力ˇ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气虚之ˇˇ可加太子参15克ˇ炒白术12克ˇ云苓15克以益气健脾利湿ˇ若经血淋漓不断ˇ或产后恶露量多ˇ加用益母草20克ˇ三七粉3克(冲服)ˇ蒲黄炭10克以化瘀止血ˇ若腹痛甚ˇ加木ˇ6克ˇ元胡10克ˇ川楝子10克以行气止痛ˇ腰ˇ酸痛明ˇ者ˇ可加川续断20克补肾强腰。  (2)瘀热互阻型ˇ治以活血化瘀ˇ清热解毒。方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ˇ当归12克川芎6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蒲公英10克败酱草10克ˇ生甘草10克  腹痛甚者ˇ加乳ˇ、没药各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ˇ若带下量多ˇ可加黄柏10克ˇ车前子(包)10克以清热利湿止带ˇ大便秘结者ˇ加枳实6克ˇ大黄6克以泻下通便ˇ若恶露不绝或经血淋漓不止ˇ加益母草20克化瘀止血。  (3)热毒壅盛型ˇ治以清热解毒ˇ活血化瘀。方用五味ˇ毒饮(《医宗金鉴》)加味。  处方ˇ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9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甘草10克  若高热不退ˇ口渴喜饮ˇ可加生石膏30克ˇ知母12克ˇ天花粉15克以清热养阴ˇ若小腹痛甚ˇ加用蒲黄10克ˇ五灵脂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ˇ若患者倦怠嗜睡ˇ少气懒言ˇ加用西洋参15克ˇ麦冬12克以益气养阴ˇ若带下量多ˇ可加黄柏10克ˇ车前子(包)20克以清热利湿。  此外ˇ中药灌肠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方用ˇ  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公英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5克  将上方浓煎成100毫升ˇ保留灌肠。每日1~2次ˇ10次为1疗程。(《中医妇科临床手册》)  饮食疗法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ˇ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疗法ˇ可起到协同作用。下面介绍两个食疗方。  处方ˇ败酱野菊粥(《粥谱》)ˇ败酱草15克野菊花10克粳米50克  将败酱草、野菊花加水煎煮ˇ去掉药渣后放入粳米煮粥ˇ熟后放入适量的糖。每日可分2次服用。本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处方ˇ佛手玫瑰花煎(《百病家庭饮食疗法大全》)ˇ佛手12克玫瑰花10克败酱草20克  将上3味放入砂锅内用水煎至300毫升ˇ分2次口服。本方具有活血化瘀ˇ清热解毒的功效。

页面功能ˇ【进入网上会诊咨询】【打印】【关闭窗口】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北京欧亚泌尿专科...”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急性子宫内膜炎疾病

体征:病人下腹部压痛。窥器检查可见子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化验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易于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