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脊髓血管病

脊髓血管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时间 : 2009-12-03 05:32:46 来源:zhenjiu.abang.com

[摘要]

脊髓血管疾病按症状表现,有的可归属中风范围、有的可归属于痹证或痿证范畴。

脊髓血管疾病通常包括脊髓缺血性疾病和脊髓出血性疾病两个方面。脊髓缺血性疾病,如脊前动脉血栓形成栓塞。脊髓出血性疾病,如脊髓内出血、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脊髓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起病都很急骤,都可造成病变脊髓节段以下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脊髓血管疾病,只有少数几种,如脊髓内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和血管畸形可以手术治疗外,一般只能对症治疗。针灸治疗对恢复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精神分裂症的针灸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妇科痛经-痛经的针灸治疗手法人体经络-针灸中医经络系统基础知识三图解中医治疗失眠的拔罐操作方法图解中医治疗癫狂的拔罐操作方法图解中医治疗痫病的拔罐操作方法。中医学按症状表现,把脊髓血管疾病的部分病例归属于“中风”范围,部分病例归属于“痹证”或“痿证”范围。辨证脊前动脉的血栓形成或栓塞:起病大多急骤,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症状达到高峰。起始症状是疼痛、麻木、甚至剧痛,每与病灶的上平面或下平面一致。有分离性感觉障碍,触觉有轻度障碍,痛、温觉明显障碍或消失,震颤与位置觉尚好。病灶节段所支配的肌群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退、肌肉萎缩,病灶以下则表现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特征。膀胱、直肠功能往往也在起病后立即出现。脊髓内出血和脊髓蛛网膜下腔、硬膜下、硬膜外出血:脊髓内出血和硬膜外出现常出现脊髓压迫征,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有神经根与脊膜刺激症状,一般起病急骤、疼痛,尤以根性疼痛为本病共有的初发症状。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随病灶的解剖部位而定。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也较常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为血性有助于诊断。治则脊髓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在疾病早期的治疗原则不同。缺血性以活血通络为主。出血性有脊髓压迫征者应及早争取手术治疗。如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应以止血为主。脊髓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在恢复期,针灸治疗的原则相同,治拟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并结合功能锻炼。针灸主穴:病灶节段上一节与下一节之间夹脊穴或背俞穴为主。配穴:1.上肢症状:俞、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2.下肢症状:环跳、风市、伏兔、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3.膀胱功能障碍:次秩边、水道、中极;4.直肠功能障碍:次、秩边、天枢、气海。注意事项1.脊髓内出血与脑溢血有时症状很相似,但脑溢血往往伴有颅神经损害的症状,而脊髓内出血则没有。2.脊髓出血性疾病,在发病初期不宜多搬动患者,故针灸治疗在恢复期进行较妥。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脊髓血管疾病的针...”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脊髓血管病疾病

1、脑脊液检: 脊髓蛛网膜下降出血CSF呈血性;椎管梗阻时CSF蛋白量增高,压力低。 2、腰椎穿刺:脊髓梗死可以出现脊髓肿胀,但腰椎穿刺时椎管大多通畅,脑脊液蛋白可轻度升高。椎管内出血可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