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脊索瘤

针吸细胞学诊断脊索瘤的探讨(附5例报告)

时间 : 2009-12-03 23:06:49 来源:qkzz.net

[摘要]

针吸细胞学诊断脊索瘤的探讨(附5例报告)推荐到首页 □ 《肿瘤防治研究》2007年第10期1/2页12作者单位:1.443003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针吸细胞学;脊索瘤

脊索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呈缓慢侵袭性生长,多次局部复发,诊断主要靠x线、ct、mri及组织学诊断,经针吸细胞学诊断脊索瘤,查阅国内文献报道甚少,现报道我院经针吸细胞学诊断的5例脊索瘤,结合文献复习作一报道,探讨针吸细胞学诊断脊索瘤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5、48、51、64及73岁;部位:5例肿块均位于骶尾部;肿物大小:最大3cm×3.5cm×3cm,最小1cm×0.8cm×1cm;自觉肿物生长时间:2年2例,3、6、8个月各1例,5例首发症状均为骶尾部肿物,其中1例为脊索瘤术后3个月复发;临床症状:骶尾部有周围轻度疼痛不适及下肢麻木4例,肛门有轻度下坠感便频1例,表面皮肤颜色正常2例,色素加深3例,5例表面皮肤完整均无溃疡形成、且活动度较差,3例呈分叶状;临床诊断:1例为脂肪瘤、2例为脊索瘤(其中1例为脊索瘤复发)、1例为软纤维瘤、1例软骨肿瘤;抽吸物形状:5例抽吸物均为粘稠胶冻样,其中4例为血性粘稠物、1例为无色粘稠物。

1.2方法仔细检查肿物,选择进针方向,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无菌性注射器针吸涂片1~2张,自然干燥后,1张行瑞氏染色常规镜检,抽吸组织较多时可采用琼脂石蜡双包埋行组织学检查。

5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骶尾部脊索瘤,其中4例为大量猩红色物中有较多泡沫状细胞,1例复发病例除上述细胞成分外,还可见梭形细胞、软骨细胞样细胞、慢性炎性细胞。针吸细胞学诊断后再行影像学ct、mri诊断,显示3例呈分叶状软组织块影、边界尚清、骨密度不均,2例骶尾骨示骨性破坏,瘤体内有少量不规则钙化。5例手术切除标本,4例界限不清、1例似有胞膜,肿瘤切面呈半透明灰褐色的胶冻样物;4例肿物中心有坏死出血区;3例肿物呈分叶状,2例无明显分叶状结构、瘤组织质地较韧、软硬不均,呈结节状;组织学诊断5例均为骶尾部脊索瘤。

脊索瘤是起源于脊索残余物的肿瘤,这种残余物大多位于椎体内,在人类胚胎发育的第四周时即出现脊索结构。随着胚胎发育,脊索逐渐退化,但位于颅底蝶枕部及脊椎骶尾部的脊索组织不完全退化而残留下来,这种残余组织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如刺激和创伤等因素可发生肿瘤性增殖成脊索瘤[1,2]。脊索瘤好发于人体中线部位或脊椎两侧,可以发生在颅底斜坡、鞍区、脊椎骶尾部,骶尾部脊索瘤占50%[3,4],颅底少见。本组5例肿瘤部位均位于骶尾部。骶尾部脊索瘤可有神经受压和直肠阻塞表现,脊索瘤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5]。本组病例均为中老年人,疼痛是常见症状。

细胞学形态特点:最突出特点是大量猩红色粘液样物,其中有较多散在分布的瘤细胞,细胞体积大,呈圆形、多边形、立方形、多角形。胞浆内含有粘液,呈小空泡状,或含大量粘液使整个细胞呈大小不等的空泡状,即囊泡沫状细胞或液滴细胞,瘤细胞大小基本一致,胞核圆形椭圆形较小,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还可见少量细胞浆不透明,类似腺上皮细胞,少许慢性炎性细胞、软骨细胞样细胞。脊索瘤高表达角蛋白、s-100、上皮细胞膜抗原,一般认为脊索瘤间质中粘液多者说明肿瘤分化较好,而间质粘液少且瘤组织硬韧者说明恶性度相对较高[2];本组有4例呈典型的脊索瘤图像,1例细胞成份较多。

诊断方法有x线、ct、mri等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成像的能力,但最终诊断取决于形态学诊断。针吸细胞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对具有独特细胞学图像的脊索瘤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有组织损伤小、诊断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能为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本组5例均为针吸细胞学诊断后再行ct、mri及肿物切除组织学检查的,与组织学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只要掌握了特殊的镜下特点、肿物生长部位、结合其它检查方法,诊断是不困难的,文献[6]评价了针吸细胞学在诊断脊索瘤中有重要价值。

鉴别诊断,骶尾部脊索瘤应与软骨肉瘤相鉴别,泡沫细胞少或没有,可行免疫组化如上皮膜抗原标记为阴性,胶原纤维酸性蛋白为阳性进行鉴别;骶尾部转移癌,应有明显癌巢,易于鉴别,骨巨细胞瘤,较多多核巨细胞,猩红色粘液少;脑脊髓脊膜膨出,抽吸为无色和淡黄色液体镜下细胞成份少也容易鉴别,骶尾部畸胎瘤细胞成份较多,猩红色粘液物少。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隐匿,发展缓慢,有较强的局部侵袭力和较少远处转移[6]的恶性肿瘤。术后往往容易复发,肿瘤对化疗不敏感,故手术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根治性切除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治愈,应积极争取早期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故早期诊断成为治疗的关键,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发生体表脊索瘤的早期诊断、了解有无复发和定期随访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该肿瘤的形态学诊断首选检查方法之一,还可选择免疫组化可更进一步证实,对于脊索瘤的针吸细胞学诊断有待于更多病例临床资料归纳总结积累经验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黎辉,詹娜,王则胜.颅底脊索瘤临床与病理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4):242244.[2]孙异临,王忠诚.颅内脊索瘤临床与病理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1):7475.[3]张小玲,刘起旺,梁力,等.脊索瘤mri表现与鉴别[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7):381383.[4]juanrosai.回允中主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9171918.[5]黄文清.神经肿瘤病理学[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737742.[6]王国英,周业红.骶尾部脊索瘤10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9):8789.

1/2页12评论(0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针吸细胞学诊断脊...”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脊索瘤疾病

1.X线检查 X线平片显示肿瘤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不见钙化及骨化,可见骶骨局部破坏及其钙化斑块,位于骶,尾椎的肿瘤自骶椎中央或偏一侧产生局限性骨质破坏,可使骨质扩张,变薄,消失,位于胸,腰椎椎体者椎体破坏...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