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的先天性
脊柱裂当脊髓受到异常牵拉,局部缺血,缺氧,可造成神经机能障碍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如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步态异常,足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及背部或下肢疼痛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为脊髓胚胎发育畸形造成对脊髓的牵拉压迫,如脊髓纵裂,终丝牵拉,硬脊膜内脂肪瘤及脊髓脊膜膨出等;继发性为脊柱手术后椎管腔瘢痕或束带粘连,蛛
网膜炎症后粘连等.
认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每天的站,坐,弯腰等各种运动都有加重脊髓损伤的潜在危险.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及手术探查,发现脊髓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病机理,手术行栓系松解后,远端脊髓血流量显著提高.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脊髓栓系综合征应该手术治疗,并且手术越早越好认为此病是呈进行性发展.他通过儿童组与成人组手术效果的比较,得出儿童组比成人组手术效果好的结论.认为对于无临床症状的脊髓栓系患者也应该手术,以阻止神经进一步变性.,发现许多未手术患者长期随访,症状并无加重,而手术的患者,有的术后症状有改善,有的无变化,而有的症状反而加重.因此,他们认为手术指征的掌握应严格,脊髓栓系不能视为手术唯一指征.只有对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考虑手术才较为妥当.对无症状的患者更不宜手术.
2.手术方法:脊髓栓系的手术方法因病因不同而不同,原则上是切除病灶,解除脊髓的牵拉,栓系.如终丝牵拉征手术时只需将变性的终丝切断1cm即可解除脊髓的牵拉.脊髓纵裂的手术方法是切除异物,松解异物对脊髓的牵拉.脊髓积水手术仍采取分流术,尚未看到新的治疗方法.有关脊髓脊膜膨出,目前流行的做法仍是将粘连牵拉的脊髓从膨出的硬脊膜囊上分离下来,放入椎管腔内,彻底游离脊髓,解除牵拉,修剪多余硬脊膜,用硬脊膜或补片扩大缝合硬脊膜囊.提出脊髓脊膜膨出治疗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缺损的范围和平面,有否严重的脑积水,有否感染以及是否伴有其他脏器畸形.
囊性脊柱裂几乎均须手术治疗.如囊壁极薄或已破,须紧急或提前手术,其他病例以生后1~3个月内手术较好,以防止囊壁破裂,病变加重.如果囊壁厚,为减少手术死亡率,患儿也可年长后(1岁半后)手术.手术目的是切除膨出囊壁,松解脊髓和神经根粘连,将膨出神经组织回纳入椎管,修补软组织缺损,避免神经组织遭到持性牵扯而加重症状.对脊膜开口不能直接缝合时,则应翻转背筋膜进行修补.包扎力求严密,并在术后及拆除缝线后2~3日内采用俯卧或侧卧位,以防大小便浸湿,污染切口.
对于长期排尿失常或夜间遗尿或持续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隐性脊柱裂,仔细检查后,应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压迫神经根的纤维和脂肪组织.
对于出生时双下肢已完全
瘫痪及大小便失禁,或尚伴有明显脑积水的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后通常难以恢复正常.甚至加重症状或发生其他并发症.
早期认识此病和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的患儿,小儿时一般没有症状,但是随着身体的发育,拴系的脊髓受到牵拉,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一旦出现运动功能的障碍,如肢体的
无力和麻木等,只有约45%的患者恢复正常;一旦发生
尿失禁,只有12%的患者恢复正常.因此一旦发现脊髓拴系,无论有无症状都要手术治疗.我们正在加大普及和宣传相关方面的临床知识,使患者家属在患儿刚刚出生时就认识到后背部的包块,血管痣,皮肤凹陷和多毛等并不是现象表面,可能存在椎管内的脊柱和脊髓先天畸形.应该早作检查,近早手术,切勿在出现明显症状后再匆忙手术,可能会后悔终生.随着现代麻醉和神经重症监护的重大进步,目前患者年龄并不是制约手术的问题.
回复时间:2009-9-199:11:57修改回答投诉如果您想得到更详细的健康指导建议,请您与网站特约专家进行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