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3:36:38 来源:www.guanjieyan.org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疾病,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局部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痛风性肾炎、尿酸肾结石、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痛风好发于成年男性,占95%;女性多于更年期停经之后发病,占5%,这个年龄也是退化性关节炎及假性痛风的好发阶段,应特别细心留意,以免造成误诊。笔者2005年4月~2007年4月期间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均来自我科门诊。年龄最大71岁,最小35岁,平均50.3岁,全部为男性。病程最短者2月,最长者20余年。其中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的28例,累及踝关节的8例,累及膝关节的3例,累及多关节的1例。空腹检查血尿酸2次,均>420μmol/L,最高为712μmol/L。 1.2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风的诊断依据”为标准:①多以单个趾关节猝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②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含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③起初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郭、耳轮和趾、指骨间出现“块”(痛风石)。④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升高。⑤必要时作肾B超扫描、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1.3治疗方法 1.3.1内服方药其组方:黄柏10g,当归10g,白芍12g,苍术10g,牛膝10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桂枝10g,忍冬藤15g,山慈菇9g,木瓜12g,车前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7d为1个疗程。 1.3.2外敷方药黄柏、黄芩、栀子、细辛各等份,研细末,按4∶6与凡士林调和后外敷患处,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 2结果 2.1疗效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关节功能正常,血尿酸恢复至正常值范围之内;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血尿酸值至正常;无效:症状及体征、血尿酸无改善。 2.2治疗结果 本组40例,痊愈1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1d止痛12例,3d止痛19例,7d止痛8例。 3典型病例 患者,男,61岁。既往有痛风病史5年,近1个月来多次发作,曾用西药秋水仙碱、消炎痛、地塞米松治疗仍然不能控制病情,遂来我科就诊。见患者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及右踝关节红肿,述疼痛难忍,跛行。查尿酸679μmol/L。血沉42mm/h。右足跖趾关节灼痛,皮肤暗红色,关节肿大畸形,触痛,功能障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给予内服方及外敷治疗,嘱患者进食低嘌呤食物。服药4剂后,关节红肿痛已消,行动自如。停用外敷治疗,续服内服方7剂,查尿酸已正常。服药期间患者未诉任何不适。随访半年未复发。 4讨论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是其主要临床特征。中医认为本病是过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内蕴,浸渍于肌肉关节而发病,归属“痹病”范畴。而笔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痹病”有很大的差别,类痹而非痹。中医古籍关于“脚气”的论述与本病的特征颇相类似。《医学发明·脚气》指出:“盖多饮乳酪醇酒之属也,加以奉养过度,以滋其湿水之润下,气不能煦之,故下注于足,积久而作肿满疼痛,此饮之下流之所致也。”《景岳全书·脚气》张景岳说:“脚气有实邪,凡壅盛肿痛而闭结或为胀满者,治宜疏导通利为主。”笔者依据疏导通利之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拟方以黄柏、苍术、薏苡仁、土茯苓、车前草、山慈菇,清热解毒、疏导水湿,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车前草、山慈菇有利尿酸之功能,当归、白芍、桂枝、牛膝、忍冬藤、木瓜调和气血,通利关节,配合消肿止痛之剂局部外敷达到内外同治的目的。 西药治疗本病疗效快,但副作用大,许多病人难以耐受。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较快地控制症状、体征,降低血尿酸,减少复发,服药期间患者未诉有任何不适,达到较好的疗效。为减少复发应嘱患者注意饮食,宜食低嘌呤食物。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