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痛风性关节炎为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的关节病,包括间歇性发作的急性关节炎;退引性关节病,有时病情严重,有时没有症状,X线检查可在特定部位见到关节软骨钙质沉着的影像。假痛风性关节炎病因不明,常与外伤(包括外科手术),
淀粉样变性,粘液性
水肿,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以及血色素沉着病等有关,提示二羟焦磷酸钙(PPD)结晶沉积于软骨内是继发于软骨的退行性或代谢性改变。本病一般在60岁以上患者出现症状,70岁以上者软骨钙化症的发病率约30%,接近90岁者发病率为50%,两性发病率相同。关于假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有学者认为在急性期应采用急性关节炎的一般治疗,包括关节制动,关节抽液,但最关键的一步为反复冲洗以减少关节液中焦磷酸盐的浓度,以防其沉积于关节软骨,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可适当在关节内注射强的松龙(最佳为得宝松)以减少微循环的急性炎症反应及对焦磷酸钙的通透性。在半月板已明确钙化并出现类似半月板交锁的患者应行半月板切除术,同时对关节腔行探查以切除骨赘及摘除游离体等妨碍关节活动功能的因素,以尽量避免形成
骨关节炎。 假痛风性关节炎采用秋水仙碱治疗也有效,方法是静脉推注1mg大于2~5分钟(用0.9%氯化钠稀释至20ml,如果疼痛持继存在,12小时内再注射1mg)。急性滑膜有渗出时,必须把渗液抽净。检查渗液内的结晶,然后关节内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微晶混悬液。消炎痛75~150mg/d或其他NSAID常可迅速控制急性发作,对照研究显示每日口服0.5~1.5mg秋水仙碱可预防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