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11:35:44 来源:www.yongyao.net
间质性肾炎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指人体肾脏内间质部分发生病理损伤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事实上肾小管与肾间质是肾脏中结构与功能独立而又是紧密相联系的两个成分因此起初累及其中一个成分的损伤不可避免的最终会累及
间质性肾炎,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指人体肾脏内间质部分发生病理损伤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事实上,肾小管与肾间质是肾脏中结构与功能独立而又是紧密相联系的两个成分,因此起初累及其中一个成分的损伤,不可避免的最终会累及其中另一个成分,故而间质性肾炎的完整定义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最突出的组织学特点是间质中有炎症细胞浸润,而间质性肾炎所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又常称小管间质肾病。
间质性肾炎可分为原发性间质性肾炎和继发性间质性肾炎两大类。原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指在疾病早期,肾脏受损主要限于肾小管和肾间质,而肾小球和肾血管几乎不受累。继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起始受累部位主要是肾小球或肾血管,然后叠加了或继而发生了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这类疾病的患者的肾功能减退或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进程,与其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密切。
什么是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急骤起病,以肾间质水肿和炎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以肾小管功能障碍和伴滤过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霉素族、利福平、氯霉素、红霉素乙胺丁醇、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四环素和万古霉素等。
2、磺胺类。
3、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
4、其他:包括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剂、别嘌醇、西咪替丁、硫唑嘌呤、巯甲基丙脯酸、酰胺咪嗪、安妥明、甲基多巴、苯茚二酮、去甲基麻黄素、丙磺舒、苯碘唑酮和氨苯喋啶等。
1、侵入肾实质的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肾真菌感染等。
2、对全身感染的反应:包括链球菌、白喉、布氏杆菌、退伍军团菌、支原体、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感染。
(三)系统性疾病
1、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间质性肾炎兼葡萄膜炎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肾急性排异、抗肾小管基底膜间质性肾炎、继发于肾小球肾炎的间质性肾炎等。
2、代谢性疾病:包括尿酸性、草酸性间质肾炎等。
3、新生物性:包括淋巴增生性疾病。
依据急性间质性肾炎所做检查如何进行诊断?
动物实验结果和人类疾病观察中均显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肾间质中浸润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包括辅助细胞、诱导细胞、抑制细胞和细胞毒细胞;多种细胞因子的测定或其表达的研究都显示了细胞免疫参与了发病过程。部分急性间质性肾炎病人的肾活检标本中可见肾间质和肾小管基底膜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电镜下为电子致密物,提示在部分病例中体液免疫的机制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依据病史,急性间质性肾病病人所具有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需依靠肾组织形态学检查。对严重的病倒或者停药后进行性加重的病例,应施行肾活检。
来源:中国肾病就医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