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10:41:03 来源:family.fh21.com.cn
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nephtitis,IN)是因各种病因引起的主要累及肾间质结缔组织及肾小管为主而无或仅有轻微肾小球损伤的一组肾脏疾病,又称肾小管-间质肾炎(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TN)或肾小管-间质病变(tubulointerstitialnephropathy,TIN).其病因很多,主要由药物、感染、放射因素、环境因素、尿路梗阻、结缔组织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引发本病。根据病因及病程不同,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间质性肾炎是指肾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急性肾脏病,临床上以腰痛,排尿困难,尿少,夜尿及肾功能下降,多数伴有肾小管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通常由感染和药物引起者居多。慢性间质性肾炎同样是以肾间质病变和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的一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上以小分子蛋白尿,少量细胞及管型,伴有口干多饮、多尿,或食欲减退,腹痛,腹部绞痛,血尿,尿中有坏死组织等为主要表现。其病因与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尿路梗阻等复杂性慢性肾盂肾炎、重金属或止痛剂等慢性中毒,放射线等物理因素有关,也可由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肿瘤、代谢性疾病所致。
间质性肾炎是仅次于肾小球肾炎的常见肾脏疾病,据国内统计,约10%~15%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25%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系由本病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均无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但止痛剂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则以中年以上的女性多见。急性间质性肾炎起病急骤,进展速度快,若能早期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使多数病人肾功能恢复,明显下降方就诊,预后相对较差。
中医文献中虽无间质性肾炎这一名称,但可以找到类似急、慢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的一些病症。急性间质性肾炎属于中医学的“腰痛”、“尿血”、“淋证”、“关格”等范畴;慢性间质性肾炎则类似中医学的“消渴”、“劳淋”等范畴。预后良好。而慢性间质性肾炎,隐匿起病,病程迁延,易被误诊、漏诊,多至肾功能。
共1/11页[1][2][3][4][5][6][7][8][9][10][11]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