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6:37:08 来源:www.yxlw.org
【关键词】 康复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教育干预强度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强化教育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强化教育组护士每日至少两次康复查房,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
【关键词】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教育干预强度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效果。方法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强化教育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强化教育组护士每日至少两次康复查房,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及肩-手综合征预防性康复活动指导,随时检查并纠正其不良体位;对照组仅进行一次性康复指导。随访至3个月。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χ2检验统计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结果强化教育组肩-手综合征发病率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变化较明显(P<0.05)。结论康复教育干预强度增加,能更好地预防和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预防康复教育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突然出现的以手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继发性并发症[1],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康复教育干预强度对预防肩-手综合征的作用程度,本文对6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4例急性脑卒中入院患者,脑卒中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初发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的疾病。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类型、瘫痪侧别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表1),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略)
注:康复组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行后48h开始,Glasgow评价≥9分时开始康复教育介入,强化教育组由康复护士多次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及肩-手综合征预防性康复活动指导,对强化教育组护士每天至少两次康复查房,随时检查并纠正其不良体位及不良行为。(1)摆放合理的肢体位置,具体如下:仰卧位时,上肢适当外展、外旋、适当抬高,肩下垫软枕,避免肩后缩;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掌心向上;健侧卧位时,胸前放一个软枕,患侧上肢放在上面。坐位时始终保持患侧上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健手可辅助患手置于中立位,也可在臂下放置一个软枕,使上肢更舒适并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手悬垂于轮椅外。(2)设计有利于减轻水肿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主被动活动:仰卧位,患者可在帮助下或自己利用健手辅助患手做患侧上肢的牵扯运动,亦可做被动或主动腕关节的屈曲和背伸活动;坐位时,在床上压手,抓握并放松一根木棒。注意活动应轻柔,避免疼痛。(3)注意不要在患侧静脉输液和防止手部损伤。(4)注意不要过度牵拉或搀扶患肢。(5)按摩患肢。对照组仅进行一次性康复指导。两组患者急性期神经科治疗方法相同,均未受过正规康复治疗。 1.3评定从干预开始随访至3个月后,评价肩-手综合征发病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的证据,也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测[3]。正常为100分,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为严重功能缺陷,50~70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为轻度功能缺陷。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