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9:18:26 来源:news.91.cn
姜片虫病
姜片虫的终宿主是人与猪。中间宿主为扁卷螺。以菱角、荸荠、茭白、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受精卵从宿主粪便排出,卵在水中发育,孵出毛蚴。毛蚴主动侵入扁卷螺(Segmentina),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附着在水生植物或其它物体的表面形成囊蚴。人和猪生食附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在终宿主上消化道,囊蚴受消化液作用后,后尾蚴逸出,吸附在肠粘膜上,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
感染途径:经口吃进囊蚴。感染方式:生吃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喝河塘内的生水。
【实验诊断】粪便检查检获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依据。粪便浓集法(一次连续查3张厚涂片或用水洗沉淀法)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反复多次粪检或作粪便定量计数以确定其感染度,对诊断或病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用免疫学方法对感染早期或大面积普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姜片虫卵与粪便中肝片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致病】姜片虫虫体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吸附在小肠壁造成被吸附的肠粘膜与其附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点状出血、水肿,甚至可形成脓肿。有时,受损的粘膜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炎症部位可见细胞浸润,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粘液分泌增加。一般轻度感染无症状和体征。若感染虫数较多,虫体争夺宿主营养,覆盖肠粘膜,影响宿主消化与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虫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此外,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还可引起变态反应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姜片虫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或右季肋下隐痛,间常有消化不良性腹泻,上腹部肠鸣音亢进,多数伴有精神萎靡、倦怠无力等症状。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智力减退,甚至因衰竭致死。
【流行特点】姜片虫病主要流行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外,其它18个省、市和自治区均有流行。目前我国估计有姜片吸虫感染人数为191万。本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区较人姜片虫病的流行区广。近年来,由于一些生态环境的改变,如农村都市化,农业区变工业区、农作物种植的改变以及养猪饲料和条件的改变等,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迅速下降,如广东新会、浙江肖山和绍兴等地。目前就全国而言,姜片虫病流行区在缩小,人群感染率已明显降低。病人、带虫者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家猪是主要保虫宿主,野猪和狗亦有自然感染的报道。姜片虫病就能在当地流行与以下因素有关:用新鲜的人和猪粪便向藕田或茭白湖施肥;湖内有中间宿主扁卷螺分布及众多的水生植物均可作为姜片虫的传播媒介;当地的居民有生食菱角、荸荠、茭白和喝生水的不良习惯;农民用新鲜水生植物作猪饲料。
(责任编辑:liufen)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