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脚气发作的人群又开始多了,张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听人说服维生素B1能治疗脚气,就去药店买了维生素B1来吃,但吃了一段时间后,脚气一点都没有改善。其实,像张阿姨这类的患者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他们误把人们俗称为"脚气"的
脚癣当成了"脚气病"。那到底什么是脚气病呢?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顾耘教授。脚气病≠脚气事实上,脚气病主要是维生素B1的缺乏,而脚气则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脚气病--营养性的疾病,由于维生素B1的缺乏,而出现一系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表现在心血管系统(湿性脚气病)的有如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气促,
胸痛,
水肿;表现在消化系统的有如便秘、腹泻、厌食;表现在神经系统(干性脚气病)的有如神经炎症,产生麻木等异样感觉。脚气--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患者自觉奇痒,因此最忌搔抓。抓破的部位不仅促成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只有及时用药方可止痒。"脚气病"名由何而来?或许不少读者会问,既然是
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怎么会和脚气联系在一起,看上去两者完全没有关系。顾教授介绍,这是因为,最早此病是在远洋的海轮上发现的,1630年,一位叫邦突斯的荷兰医生首先发现了脚气病。按照他的解释,当时"脚气"的意思是指绵羊,因为"患这种疾病的人,在走路时像绵羊一样膝部摇动和腿抬高"。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维生素B1的缺乏。脚气病的发病原因应该说,现在的营养条件好了,基本上不会再发"脚气病"了,但顾教授提醒,也有些特殊情况,会导致脚气病发作。1、吃得过精细由于维生素B1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所以一些经过精细加工的米,很容易导致其流失。还有煮饭前淘米过于干净,也易使其流失。还有一些不吃豆类的人,也容易维生素B1摄入不足。2、节食和忌口夏天是很多女性减肥的时节,但是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往往造成营养不良,有些女性以节食的方法来减肥,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不仅仅会引起脚气病,也会引起一系列其他的疾病。另外一些对很多食物忌口的人,也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3、疾病引起还有些病人是由于身体的疾病,比如慢性腹泻,可能他本身吃得并不少,但是他吸收得少,也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些人需求量比较高,如小孩生长期长得特别快,还有孕产妇除了自己需要外,胎儿的生长也需要。这些人如果维生素B1补充不够,也会发生脚气病。治疗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