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18:20:32 来源:www.cn939.com
疖与疖病,中国中医网(www.cn939.com)是中医药交流、活动中心,是把中医药介绍给世界的一个窗口,希望大家好好利用中国中医网这个平台,来弘扬我们的国医国粹,并且欢迎其他医学来中国中医网交流。我们的语言应该是
疖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常见的化脓性感染。累及一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脂腺,正常情况下,毛囊及皮脂腺中都有细菌存在,只有在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减低时才引起感染。当局部皮肤擦伤、不清洁或经常受到摩擦时均可引起疖的发生。好发部位是那些毛囊和皮脂腺丰富之处,如头、面、颈、背、腋下、臀及会阴部等。夏、秋季更多见。初起时可分为有头、无头两种。多发及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初起局部潮红,次日发生肿痛,范围局限多在3厘米左右。有头疖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渐剧,自行溃破,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随之减退;无头疖初起疖块,表面无脓头,局部红肿热痛,肿势高突,3~5天成脓,切开脓出黄稠,若迁延1周以上,切开脓出稍薄,或夹血水,再经过2~3天收口。症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可遍体散发疖肿,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局部潮红胀痛,伴有寒热头痛、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等全身症状。疖发于面部,若初起用力挤压或碰伤,可转变成“疔疮”;若患于头顶,如果脓成不早泄,或切口太小,疖肿相互串空头皮,形成“蝼蛄疖”。多发性疖好发项后、背部、臀部等处,或在一定部位发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经年不愈。也有在身体各处散发,一处将愈,他处又起,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如疖长在上唇周围和鼻部应引起注意,不要随便挤压,否则可发生颅内感染,造成危险,医学上称这个部位为“危险三角区”。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抵抗力低、个人卫生不注意、局部皮肤擦破等情况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治疗原则初起时外敷消炎药,脓成切开排脓,重症多用抗菌素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可由外感风邪,内郁湿火,蕴阻皮肤所致;或因夏秋季节,气候炎热,强光下暴晒,受暑湿热毒引起;或因痱子反复搔抓,破伤染毒而发生本病;体质虚弱者,皮毛不固,易受外邪侵袭,更易发生本病;消渴病(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病,多阴虚内热,亦易发生疖病。中医治疗宜清热凉血,利湿解毒,驱风以止痛,扶正以祛邪。[古方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568例,全部治愈。平均服用1530剂。
>>>进入求医问药<<<
>>>进入中医交流<<<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