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结、直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30例临床分析

时间 : 2009-12-03 18:10:59 来源:journal.shouxi.net

[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的病因及与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对3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服泻药患者22例(75%),无明确泻药史患者8例(25%)。结论:结肠黑变病病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但它

结肠黑变病30例临床分析首席医学网2007年06月21日13:22:04Thurs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顾强作者单位:广仁医院肛肠专科浙江、宁波奉化市315500

加入收藏夹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的病因及与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对3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服泻药患者22例(75%),无明确泻药史患者8例(25%)。结论:结肠黑变病病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但它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便秘;肿瘤

结肠黑变病(Belanosiscoli,Mc)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可逆性疾病。临床少见。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行结肠镜检查的1238例患者进行统计,检出Mc30例,检出率242%,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6~81岁,其中55岁以上20例。30例中诊断便秘者22例,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者5例,痔大便带血者3例。22例便秘患者均有3~20年长期服用果导片,排毒养颜胶囊,番泻叶、大黄等泻下药病史,其余患者偶尔有服用史(2周至1个月),30例Mc中,伴结肠息肉者10例,未发现结肠癌。

12诊断(1)Mc诊断:根据肠镜结合病检,肠镜下病变部位呈局限或弥漫分布的棕色或黑色黏膜色素沉着,常深浅交替,被描述为虎皮纹状或槟榔切面样。组织学检查,黏膜固有层间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噬棕褐色色素的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2)便秘诊断:参照2003年9月南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有关条例[1],22例便秘患者中,属慢传输型者16例,混合型者6例。(3)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参照国际通用1988年罗马标准,即症状持续3个月,以腹痛,便后缓解以及排便行为异常。

21Mc的病因19世纪,Cruveilhier首次发现1例慢性腹泻病人结直肠表面像中国墨一样黑,1857年Virchow在显微镜下证实结肠黏膜上有黑色素沉着,并命名为Mc,多数报道认为,便秘后长期滥用泻药是引起Mc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生于服用蒽醌类泻药(波希鼠李皮、番泻叶、大黄、芦荟等),本组患者中有22例(75%)有长期便秘及口服导泻药剂的病史。长期较大剂量服用蒽醌类泻药,诱导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损害,其崩解产物形成凋亡小体(apoptotic,bodies)被增多的固有膜巨噬细胞吞噬,并通过基底膜小孔移行至黏膜固有层,在溶酶体作用下,凋亡小体转化为脂褐素,随着泻药的长期反复使用,这些含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形成典型Mc[2]。本组病例中75%结果与此相符,但本组中8例患者没有明确的长期大剂量服用泻药史,此类患者的结肠黏膜损害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Byers等[4]认为泻药应用只是促使Mc发生的诱因,而细胞凋亡在Mc中起重要作用。这从Mc患者普遍年龄较大解释,因衰老也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本组55岁以上者20例。另外,本组8例患者未大量长期使用导泻剂,是不是存在其它原因导致黏膜细胞凋亡,有待进一步研究。

22Mc与大肠肿瘤的关系目前Mc与大肠肿瘤关系还处于不明确争论当中,能明确的是Mc中伴发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高,如:Nusko[5]统计了2178例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用过泻剂并有Mc发生的87例中,伴发腺瘤性息肉者48例,占552%(48/47),而没有服用泻剂也无Mc者中腺瘤发生率是244%。国外文献报道,结直肠癌切除标本511例中伴有Mc者30例占59%[6]。徐蓉报道16例Mc中有4例伴结肠腺瘤性息肉,无1例伴发结肠癌[7]。因此,有关Mc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根据临床观察,因便秘使用泻剂所导致的Mc经停止服用泻剂后大肠黑变病出现减轻或甚至消失等可逆性变化,因此,在治疗大肠黑变病上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要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多饮水,多锻炼以促进排便,少用蒽醌类等刺激性泻剂。

【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WalkerNI,SmithMM,SnithersBM.Vrtrastructureofhumannelanosiscoiiwithreferencetoitspathogenesis,pathology,1993,25(2):120.3BadialiD,MarcheggianoA,PalloneF,etal.Melanosisoftherectuminpatientswithchronicconstipation.DisColonRectun,1985,28(4):241.4ByersRJ,MarshP,ParkinsonD,etal.Melanosiscoilisassociatedincreaseincolonicepithelialapoptosisandnotwithlaxaeiveuse.ttistopathollogy,1997,30:160.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结肠黑变病30例临...”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结、直肠黑变病疾病

1.血常规一般均正常,少数患者主要出现低钠,低钾,低钙等表现。 2.内镜检查 :见大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根据色素沉着的深浅分为Ⅲ度: Ⅰ度:呈浅黑褐色,类似豹皮,淋巴滤泡上可见不对称的乳白色斑点,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