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22:03:33 来源:changyuying2008.haodf.com
肠易激综合症的饮食调养_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常玉英大夫个人网站
一、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原发性自体免疫性疾病。过去称为“过敏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实际上本病并非局部感染,功能紊乱也不仅限于结肠。情绪激动常诱发或加重本病症状。患者大多有神经症倾向和持续存在的心理矛盾,诊断时要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据有关学者统计,在一般门诊中,要占胃肠道疾病的30%~50%,只是症状有轻有重,一般多见于中青年。根据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大类型:
(1)腹泻型:发病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有较多粘液,甚至全为粘液。
(2)便秘型:以腹部疼痛和便秘胃主要表现,通常大便常有粒状,且包有粘液。
(3)腹泻便秘交替型:也就是说有时腹泻,有时便秘。各型均伴有腹痛、腹胀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症病因尚不清楚,以下因素可能与病因有关。
1.遗传因素:很多患者从童年开始即有过敏结肠,并常有家族史,说明与遗传有关。
2.胃肠道激素:与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关系正在研究之中。
3.胃肠反射:过敏结肠患者饭后的胃肠反射较正常人增强,表现为肠壁肌张力增高,蠕动增强。临床表现胃饭后急于排便。
4.食物中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对肠道的运动有重要作用,对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有重要影响。食物中含纤维素少,在肠管内通过缓慢,粪量就少。反之,如果食物中含纤维量多,则在肠管内通过加快,粪便量也多。
5.药物:泻药常常可以引起腹泻和便秘交替。有些药物还可以引起肠道高度过敏。饮用大量的咖啡。可因为咖啡的大量摄入而发生结肠过敏。因为结肠过敏症状加重的药物有毛地黄、奎尼丁、抗高血压药物等。
6.情绪因素:情绪与过敏结肠有密切关系。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激动可引起结肠张力增加。有的学生在紧张的考试时发生过敏结肠症状。情绪是加剧过敏结肠的因素,但不是原发因素。有些情绪激动的当时并不发生作用,但在其后平静状态时却出现了过敏结肠症状。
7.结肠动力变化:近年来,用肌电图检查方法对结肠动力研究,发现过敏结肠患者肌电图波的频率与正常人不同。
三、临床表现:
1.便秘:粪便量少,排便困难。每周1~2次,偶有10多天1次。常常用泻药,有时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大便呈铅笔样细条状。这种情况,可见于直肠肿瘤,但更多见于过敏性结肠。
2.腹泻:每日1次货多次,有的患者只在早晨后暴发多次排大便,其余时间可无腹泻,偶有1日腹泻20多次者。腹泻一般不会发生在夜间,不会因排便而叫醒,所以不干扰睡眠,也不会发生大便失禁,与器质性腹泻不同。
3.大便带有薄层粘液:有部分病人有大量粘液或粘液管型排出。
4.腹痛、腹胀:常沿肠管有不适感。多见于右上腹部。可发展为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或灌肠之后缓解。有些食物如浓烈的调味品、酒、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可诱发腹痛。
5.消化道其他症状:有食管堵塞感,即中医所谓的“梅核气”症状,还可有恶心、烧心、打嗝等。
四、饮食调养
1.饮食细软、少渣、无刺激、易消化,少食多餐。
2.限制食物中的纤维素的含量,如粗质的粮食、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豆芽等。
3.禁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生蒜、酒类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