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

什么叫成骨发育不全?

时间 : 2009-12-03 08:19:45 来源:www.fshospital.org.cn

[摘要]

[转帖]摘自人民网

成骨发育不全的病症极为罕见,据文献记载,该病的发病率仅为万分之零点二到万分之四。

成骨发育不全,民间亦称为“鬼怪骨”,这是一种骨骼发育不良的遗传性疾病。出生后,患儿极易发生骨折。用力时肌腱的拉扯或轻微的碰撞即可以导致骨折,但不伴剧痛。青春期后,可能由于内分泌的变化,骨折倾向减低,由于多次骨折及弓形腿,故下肢短,患者呈短肢性侏儒,耳骨硬化导致耳聋。眼部特点为蓝色巩膜。皮肤薄,易有皮下出血。X线示骨皮质极薄,骨质疏松,透亮度明显增高,有多处骨折。

成骨发育不全分先天性和迟发性两种,先天性成骨不全是指出生时在母胞内就已发生多次骨折,伴有心脏部等其他疾病,容易夭折。迟发性成骨不全以婴儿时期开始,成年后骨折病程会自然停止,但骨折造成的肢体残疾难以逆转。

成骨发育不全为严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楼主的孩子的病就是遗传过来的。

PS:此病子女发病率高,故患者不宜生孩子。

[转帖]摘自绿枝骨科网

(osteogenesisimperfecta)

成骨不全又称脆骨病,属于先天性结缔组织缺陷。形成不良,皮质菲薄,骨细小、脆弱,反复骨折,骨关节严重进行性畸形,关节蓝巩膜及牙齿形成不全为常见表现,往往造成严重病废。

一、病因与病理成骨不全是基因变异的典型例证,近年来在生化、细胞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已有不少的研究。1.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聚糖蛋白(proteog1ycan)减少,聚糖蛋白从胶原纤维分离,严重者聚糖蛋白颗粒与胶原的交*减少达95.2%。2.骨组织内胶原类型改变,正常骨组织中只有1型胶原,2、3、4型少。而成骨不全的长骨有多量3型胶原。3.骺生长板肥大,原始矿化区矿化紊乱,小柱断裂、矿化很差的区域,葡萄糖氨基糖胺(GAGS)基质有生化改变。胶原分子缺陷、GAGS改变、非胶原蛋白改变是成骨不全的主要病理改变基础。4.骨膜增厚、微血管形成缺陷,动脉与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为增生的内皮细胞与肌细胞所阻塞,骨膜细胞培养增殖率高,胞浆内磷脂、滑面内质网增加,溶酶体、粗面内质网减少。5.磷灰石结晶,特别是小磷灰石结晶减少,2型最显著,1型儿童期减少,青年以后有所好转,而3、4型青年期也减少,特别是3型更明显。6.发现来自成骨不全病人的骨细胞与骨疵细胞的培养细胞对生长转移因子(TGF-B)没有反应,而对来自正常人骨痴细胞的培养细胞,TGF―B在刺激胶原合成的同时,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说明成骨不全的骨细胞是处于不同程度的末成熟阶段。

二、临床表现本病有家族性,国内曾有多次同一家族连续四代多人发病的报道。根据临床特征,过去分为两型――先天型与迟发型,每一型又分为两个亚型。胎内天折或出生时已有多处骨折、骨畸形,股骨、肋骨短、宽、扭曲者为先天1型;初生时除骨折外骨形态正常的为先天2型。站立行走以前出现骨折为迟发1型,步行以后出现骨折为迟发2型。Sillence等(1979)从遗传发生学角度将成骨不全分为四型,此种分型方法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同。1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蓝巩膜,只表现轻度骨畸形;2型相当于过去的先天型;3型为严重型,很多病例呈现宫内发育延迟,初生后即出现骨折,临床上出现严重的骨关节畸形,婴儿期表现蓝巩膜,儿童期以后则不显著,这一类型病人一般可以存活到成年;4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无蓝巩膜,中度骨关节畸形,虽无宫内发育延迟,一般发育速度慢,身材矮小。反复骨折是成骨不全的特征,以横断骨折、螺旋形骨折最常见,约15%的骨折发生在干骺端。骨折后可以有大量骨痂增生,多数可以愈合,但往往残留畸形。文献中有因4根长骨骨折后大量骨痴增生,导致高排出性心力衰竭及大量骨痴增生引起间隔综合征的报道。骨折不愈合易发生于进行性畸形加重反复骨折的部位,3型多于4型。局部可呈现萎缩或增殖改变。4岁时,70%的I型成骨不全患儿可以独立步行,1/3的4型患儿可以走或爬,而3型患儿此时还不能独立坐稳。10岁时,80%的3型患儿可独立坐稳,20%的患儿可扶拐短距离行走。50%1型与4型患儿牙齿形成缺陷,80%以上的3型患儿牙齿形成不全。并发先天性心脏畸形在3型也并非罕见。个别病例因耳硬化症造成听力障碍。近来文献中还有合并肾结石、肾乳头钙化及糖尿病的报道。

三、x线表现可见长骨皮质菲薄,骨干纤细、成角、扭曲,干骺端膨大、疏松,椎体变形,脊柱侧弯、后突,髋臼向盆腔内突出。3型病例可表现椎弓增宽,肋骨向后成角,肾乳头钙化、结石。上述这些表现因类型不同,轻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Honscon(1992)根据x线表现将其分为六组。A组:轻型成骨不全,脊柱轮廓好,多数长骨是直的,只有少数轻微弯曲;B组:长骨弓形弯曲,皮质增宽,骨盆轮廓正常,椎体呈双凹形、后突、侧弯;C组:长骨皮质变薄、弓形弯曲,约10岁出现髋臼内突,严重脊柱畸形;D组:除C组上述表现外,约5岁膝关节周围出现囊状变、骺早闭,15岁囊状变消失;E组:完全依赖他人,很小就出现脊柱畸形,长骨没有骨皮质;F组:肋骨完全破坏,不能生存。B、C、D、E组的脊柱侧弯呈单曲线,随生长逐渐加重。

四、实验室检查血钙、磷均正常,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增高,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正常,经脯氨酸在正常范围。

五、鉴别诊断应与软骨营养障碍发育迟缓、发育停滞、低磷酸酶血症、肾性佝偻病、严重骨萎缩、其他病理骨折、其他类型结缔组织缺陷、骨与关节脊柱畸形相鉴别。

六、治疗主要是预防骨折,改善负重力线,增加骨路强度,改善功能。80年代后期,陆续有一些试用降钙素治疗的报道,可经鼻腔粘膜吸收给药,给鲑降钙素(sal咖ncalcitonin)2―12个月,但效果并不满意,除了给药后4―5个月时,尿经脯氨酸排出稍增加外,没有更多的改变。治疗前、后骨密度无改变。Huaux(1988)报道对严重病例应用APD[(3―amino―l―hydroxypropylidene)―l,l―biphosPhonate)治疗,治疗后干骺端骨密度有所增加。近年陈树等报告,罗钙全与密钙息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成骨不全患者,用药数周后症状缓解,3个月后骨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Gerber等(1990)对婴儿与儿童的成骨不全患者,提出系统康复的概念。在严格保护下水疗,练习坐直,加强骨盆与下肢肌力。可以独立坐直后,在长腿文具保护下练习站立,以后在支具保护、行走器帮助下练习行走。综合康复加上手术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结果。Letts等提出患儿可穿用真空裤矫形器练习站立,这种方法舒适、安全,可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康复治疗后,骨密度也有所增加。为了固定骨折,增加脆弱骨的强度,婴儿期可采用经皮或经骨折端髓内穿针处理,暂时维持骨的力线顺列,此时穿针要求不一定完全贯穿髓腔,部分在髓腔内,部分在骨旁,也有帮助,3―4岁以后更换可延伸的髓内支杆。多段截骨髓内钉或可延伸髓内支杆矫形术是治疗因成骨不全复合畸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一期矫正多处畸形,合理的重新排列骨顺列,加强脆弱骨的强度,明显改善功能。手术不宜选择非常严重的病例,应选择肢体畸形矫正后,有恢复站立、行走能力的病例。正确的估计判断畸形骨的实际状态非常重要,畸形骨干不只是成角、弓形弯曲,往往还有严重扭转,在普通x线平片上,很难判断髓腔的宽窄,多段截骨,扩大髓腔。重新组合后,用何种内支撑物加强,术前必须充分准备。可延伸髓内支杆有两种类型:Balley―勋bow杆与Sheffield杆。放置的内支撑物一定要有足够的长度。如股骨,远端要穿过铺板,直达相当于成人跺间的位置,并要放在于箭端中央或近中央的位置,才可对骨干与干骺端发挥最佳的内支撑作用。双侧股骨、胫骨畸形,宜分次先矫正双侧股骨,再矫正双侧胫骨。同时矫正同侧股骨与胫骨畸形,术后很难维持。股骨一般不需要植骨,大年龄儿童胫骨多段截骨最好植骨,因为有出现不愈合的可能。股骨近端截骨线过高,术后有可能出现髋内翻。术后骨愈合时间长,可靠支具足够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患儿生长要择期更换内支撑物。50%一70%的成骨不全伴有脊柱畸形,处理非常困难,轻型材料文具无效时,亦可慎重考虑脊柱融合术。七、预后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预后不同。根据shapi;(1985)统计材料,先天I型的死亡率为94%,存活者终生坐轮椅。先天H型死亡率为8%,58%坐轮椅,33%可步。行。.迟发I型33%坐轮椅,67%可行走;迟发B型100%可行走。Porat(1991)总结20例使用32根B―D杆24根髓内钉的结果,术后8例行走能力改进,3例减退,9例无改变。stockley(1989)总结了24例83根B―D杆结果,其中17例更换了sheffields杆,24例中术前只有8例能行走,术后20例可以行走,其中15例不需要任何辅助器。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叫成骨发育不...”相似的文章

更多>>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疾病

本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X线表现为长骨干呈梭形增粗,皮质增厚,(骨内,外均厚)髓腔缩小,常不侵犯骨骺,颅底硬化,病变为双侧性,对称性及全身性是本病的特征。 其它检查如实验室检查一般正常,偶有AKP...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