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颈椎病的预防
74.为什么颈椎病容易复发?
在临床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有些患者反复就诊的情况,间隔的时间有的是数年,有的则短至数月;而且这些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心情往往也不愉快。那么,为什么颈椎病容易复发呢?主要原因是:
(1)从颈椎的解剖和生理角度上来看。颈椎较胸椎和腰椎的活动度要大,活动频率也高。颈椎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侧转、旋转等各方向的复合运动,而颈椎的支持结构却较胸椎和腰椎薄弱。胸椎有胸廓、背有腰肌和骨盆等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撑。此外,颈椎椎体后关节等结构也较胸、腰椎弱小,因此在稳定性上也较胸、腰椎差。高活动度和低稳定性一旦失去协调和平衡,即颈部活动过度或某些因素诱发颈部失稳,都将造成颈椎病的复发。
(2)由于颈椎病的许多病理改变与神经、血管等有密切关系,
骨质增生等退变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当病理改变影响到椎间孔、横突孔时,由于这些部位本身的解剖特点(椎动脉穿过横突孔是其它脊椎椎体所没有的),可使临床症状十分明显。因此,局部轻微的一点病理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或加重临床症状,这也是临床上颈椎病易于复发的原因之一。
(3)从生物力学方面讲。一旦某椎节发生退变,并出现由骨质增生等原因造成制动后,其相邻椎节的生物力学负荷也会相应出现变化,时间久了,相邻椎节也会发生退变。例如:第4―5或第5―6颈椎产生骨质增生、韧带
钙化等严重退变,活动度降低后。相应的第2―4、第6一7颈椎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颈后伸时,颈椎的压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部分,就会转移到第4椎体或其上方颈前屈时,则降至第6―7椎体。这种随着退变而产生的生物力学方面的改变,也是颈椎病复发的一个基础。特别是在颈椎融合手术后的复发问题上,这种生物力学改变的因素可能更为重要。
(4)不良姿势和体位没有得到纠正,或是咽喉部反复的炎症,劳累,头颈部
扭伤等没有及时处理和治疗,或是治疗后症状改善不彻底、疗效不巩固,都会导致复发。在颈椎病的高发人群中,工作和睡眠中的不良姿势和体位是颈椎病的诱发困素,如果在治疗后仍然没有改善工作条件、睡眠体位,那么,颈椎病复发也就不可避免。
当然,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和重视程度。那些易于复发的颈椎病患者,多数不能坚持正规治疗;治疗断断续续,没有规律;症状略有缓解就自动放弃治疗,疗效得不到巩固;不遵循医嘱,在疗程结束后,不能坚持进行自我锻炼或纠正不良习惯等,这些都无疑导致了颈椎病的复发。诚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非完全是患者主观上不想治病,而确实为繁忙的工作所累。但是,我们劝告患者,即便是繁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调整、休息一下。
75.如何预防颈椎病和防止颈椎病复发?
也许有些患者会认为,既然50岁左右的人群有25%患过或正在患颈椎病,60岁则达50%,而70岁以后几乎就是100%,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必然会得颈椎病,而且得了颈椎病又容易反反复复地发作,因此,对该病丧失了治疗信心。然而,现实的情况也并非这样。预防医学对于整个人类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着“预防第一”的原则,颈椎病医疗措施的重点,除了放在康复上外,也对预防和防止复发有所侧重。那么,如何预防颈椎病和防止颈椎病的复发呢?
简单地说,避免和防止上述诱发因素,对预防和防止颈椎病的复发是极为有利的。例如:通过医疗体育等手段,加强对颈部肌肉的强化练习,增强其功能,保持其较好的稳定性;防止咽喉部炎症的反复发作;改善工作或睡眠时头部的位置,防止反复落枕;避免过度疲劳、突然回头;在乘车等场合注意安全,减少颈部扭伤等。
颈椎的这种退行性病理改变是长期、缓慢发展的,如果能够及时注意改善条件,消除诱发因素,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还是可以有所降低的。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具体的预防和防止复发的措施。
76.办公室工作人员如何预防颈椎病?
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对预防颈椎病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从事会计、写作、编校、打字等职业的人。长期低头工作,使颈椎处于长时间的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这样不仅使颈椎间盘内所承受的压力较自然仰伸位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于受牵拉而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而骨质增生,再加之扭转、测屈过度,则更会导致损伤。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为预防颈椎病,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在坐姿上,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头部保持略微前倾;调节桌、椅之间的高度比例,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前屈,使头、颈、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描图、绘图等职业的工作人员,可通过调整工作台的倾斜度来达到目的,一般可倾斜10°一30°。这种倾斜的工作台板较调节坐椅和台面的高度更为有效。
由于职业需要,头颈部常向某一方向转动或相对固定(特别是前屈或左、右旋转),应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一般在1―2小时,让头部颈向另一方向转动。因为这种相对固定和常向颈某一方向转动,不仅可以直接引起椎间盘压力的改变,而且还导致张力较大,一侧的肌肉疲劳。因此.注意改变这一不良体位是必要的。进行相反方向转动时宜轻柔、缓慢,在短时间内重复数次,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佳。这既有利于缓解颈椎的压力和负荷,又可消除疲劳感,从而达到颈椎保健的目的。
在工作休息的时候,可向远方眺望片刻,并根据自身条件和工作环境,选择一些颈椎病医疗体育的动作,进行头颈部的锻炼,以消除疲劳,防止劳损。
77.高枕真的无忧吗?
常言道“高枕无忧”。然而,从医学角度讲,高枕并非无忧,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有喜卧高枕的习惯。长期高枕而卧往往是导致反复落枕和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人每日大约有l/4―1/3的时间因睡眠而使用枕头。枕头确实也是维持头颈部正常位置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头颈段保持向前凸出的生理性弯曲很起作用。因为这一生理曲度不仅是颈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证,也能缓冲人体运动时从下肢传导向上的震动,对颅脑有保护作用,对保持椎管内生理状态则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枕头过高,则易使头颈部过度前屈,致使椎管内外平衡失调,颈椎后方肌群与韧带长期在此状态下而出现劳损,椎管内硬膜囊后壁被拉紧,并向前方移位而对颈髓形成压力。长此下去,一旦椎体后缘及劳损的相应部位有明显的骨刺形成,则易对颈髓、神经和血管产生压迫,出现
颈背疼痛、
上肢麻木等颈椎病症状。
因此,颈椎病患者也罢,健康人也罢,都不应使用高枕睡眠。为了保持颈椎前凸的生理体位,预防颈椎退变,选用高低适当的枕头是十分必要的。
78.怎样调节沈头的高低使之更为合适?
既然高枕睡眠不符合生理要求,那么,是不是可以低枕,甚至不枕枕头?其实,任何失之偏颇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枕头过低,也会使头颈部处于长期过度后仰状态,致使前凸曲度增大,椎体前方的肌肉与前纵韧带可因张力过大出现疲劳,甚至慢性劳损。同时,椎管也因过度的牵拉而容积变小,脊髓及神经相反而变短。在这种情况下,若有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等因素,则有可能出现症状。因此,一味地强调低枕睡眠也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