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颈椎黄韧带骨化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时间 : 2009-12-03 16:59:13 来源:www.zjjmeet.com

[摘要]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后纵韧带骨化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的常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清蛋白血觉等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但在这些患者中12.6%患有糖尿病而有隐性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可见葡萄糖代谢与韧带骨化倾向之间有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东亚地区以稻谷为主食的民族中韧带骨化症的发病率特别高

  由于韧带骨化症患者常同时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或家族性低磷酸盐性佝偻病提示钙磷代谢异常可以导致韧带骨化虽然血液化学测定常为正常但钙摄入量试验显示: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肠腔钙吸收有降低的趋势

  创伤因素与该病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后纵韧带和椎体后缘静脉丛之间关系紧密当外伤或椎间盘后突时静脉易遭创伤作用发生出血并进入后纵韧带引起钙化骨化

  此外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还有全身性增生的倾向除合并脊柱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之外还常伴有前纵韧带黄韧带骨化故有人认为后纵韧带骨化可能是全身性骨质增生和韧带骨化的局部表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邻椎管狭窄颈椎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既可有脊髓压迫症状也可有神经根受压症状患者感觉颈部疼痛或不适逐渐出现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加重查体发生肢体及躯干感觉障碍深反射亢进多伴有上肢及下肢病理反向绝大多数患者起病时无明显诱因缓慢发病但有近1/5的患者因程度不同的外伤行走时跌倒或乘车时头颈突然后仰等突发起病或使原有症状加剧甚至造成四肢瘫。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表现及骨化类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片主要特征为椎体后缘异常的高密度条状阴影根据骨化灶的形态和范围日本学者津山将其分为四型:①连续型骨化呈条索状连续跨越数个椎体占27.3%;②节段型骨化块呈云片状存在于每个椎体后缘数个骨化灶可分别单独存在而无联系该型最为多见占36%;③混合型既有连续的骨化块又有节段的骨化块占29.2%;④孤立型骑跨于相邻2个椎体后缘上方及下方即发生于椎间盘平面占7.5%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以C2椎节最为多见其次为C4和C6椎节一般2~5个椎节为最常见的发病数平均约3个椎节

  为准确判断狭窄程度可采用普通X线摄片和断层片来测量椎管的狭窄率狭窄率是侧位片中骨化块最大前后径与同一平面椎管矢状径之比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脊髓受压的程度及椎管的有效空间而椎管狭窄率又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椎管的矢状径和骨化灶厚度的关系间接地显示了脊髓受压情况临床上观察到狭窄率大于40%者症状体征大多较为严重患者表现为四肢肌力明显减退行走困难甚至瘫痪多有明显的椎体束症状狭窄率小于30%者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大多数日常生活能自理部分患者尚能工作由于下肢肌力减退此类患者极易跌倒受伤形成颈椎脊髓损伤使病情骤然加重狭窄率在30%~40%之间临床表现基本上介于两者之间但椎管狭窄率与脊髓压迫也并非绝对平行

  2.脊髓造影术可观察到后纵韧带骨化灶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影像上常表现为与骨化水平相一致的不全性或完全性梗阻要确定受压梗阻范围须作上行性和下行性两次造影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Quekenstedt试验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性梗阻

  3.CT扫描是诊断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重要方法可以在横断面上观察和测量骨化物的形态分布及其与脊髓的关系在CT扫描图像上可见椎体后缘有高密度骨化块突向椎管椎管狭窄容量变小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移位变形可用椎管横断面狭窄率来表示椎管狭窄程度如果对横断面图像进行矢状面重建的骨化物在椎管纵向横向的发展情况从而对后纵韧带骨化的范围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CT扫描图像上根据骨化灶的形态分为四型即平板型蕈伞型的游离缘宽而基底部较窄呈平板状蕈伞型的游离缘宽而基底部较窄呈蕈状山丘型骨化灶基底部宽游离缘起伏不平似山丘状此型最为常见花束型的游离缘凹凸不平呈分叶状此型较为少见从CT扫描上观察绝大多数患者的骨化灶位置居中偏于一侧甚至同椎骨侧壁融合的较为少见

  4.MRI可根据脊柱韧带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判断韧带的正常或异常情况在MRI的T1加权T2加权图像上骨化的后纵韧带常呈低信号强度凸入椎管并可见硬膜囊外脂肪减少及硬膜囊受压在相应横断面上可见椎体后缘呈低信号的后纵韧带骨化影从椎管前方压迫脊髓及神经根Tobias认为由于韧带骨化组织同其他骨组织一样含有骨髓及脂肪因而在T1加权图像上也可表现为高信号强度变化笔者在一组后纵韧带骨化病例中观察到了类似表现并发现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较节段型更易诊断而弧立型后纵韧带骨化位于椎间盘平面很难与椎间盘突出骨化进行鉴别尽管MRI诊断后纵韧带骨化不及CT扫描和X线断层片但其能在直接勾划出骨化灶范围程度的同时反映出脊髓受压后的信号变化对判断手术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并能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脊髓压迫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应该如何治疗?

  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轻微或症状明显但经休息后能得到缓解者以及年龄较大有器质性疾病者均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持续头颅牵引卧床休息颈托固定理疗和药物治疗等由于后纵韧带的骨化块既可以对脊髓产生直接接续的压迫又可以在颈部活动时对脊髓产生磨擦采用保守疗法将颈部固定后可以消除擦引起的刺激取得的疗效往往较预期的为好对于颈椎的间歇性牵引法与推拿疗法有引起症状加重的报道应慎重选用药物疗法除注射消炎止痛神经营养药物之外近来有神经生长因子运用于临床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若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疗法仍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1)症状严重骨化明显椎管矢状径小12mm以下;(2)症状和体征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无效者;(3)影像上骨化灶十分明显此时颈椎管已极度狭窄轻微外伤即可引起脊髓损伤有人主张积极手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可选择前路和后路两种途径实施目的是解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扩大椎管

  1.前路减压术颈前路手术适应征:(1)颈3以下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骨化灶厚度小于5mm椎管狭窄率小于45%前路手术较安全;(2)对于3个或3个以下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灶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为首选


  2.颈后路手术

  颈后路手术适应证:(1)4个或4个以上节段的连续型或混合型后纵韧带骨化症;(2)后纵韧带骨化灶累及颈1~2者;(3)后纵韧带骨化灶波及颈胸段至颈以下椎节者;(4)后纵韧带骨化灶伴发急性颈脊髓损伤须作广泛多节段椎板切除除减压者

  上一篇:斜颈下一篇:骨肿瘤相关新闻:无相关信息全文搜索:医院简介 •医院介绍 •医院大事记医院专家 •医生专家 •专家门诊表医院环境 •院内指示 •医院环境挂号指南 •门诊挂号 •就诊卡须知就医指南 •住院流程 •出院流程
      •就医指南门诊医保 •医保须知 •特色门诊联系医院 •联系电话 •乘车路线医院科室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颈椎黄韧带骨化症疾病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与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等的表现相同,不具特征性,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 X线平片上黄韧带骨化阴影常与椎体影像重叠而难以辨别,在侧位X线片上,可见椎板腹侧或椎板之间...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