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10:37:47 来源:www.lovejk8.com
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小关节劳损或受创伤后会发生关节囊肥厚、疤痕形成。关节囊反复受损,使滑液分泌功能丧失,滑液分泌减少,关节软骨因缺乏营养而发生退行性变化,逐渐变薄和粗糙。软骨表面破裂,可延至软骨内,甚至形成小碎片脱落于滑液内。相互咬合的小关节面由于磨损,不仅损伤关节面,且根据Wolf定律逐渐发生软骨下骨的致密化。关节表面的愈加粗糙并硬化,导致小关节突发生肥大,边缘形成骨赘。软组织内矿物质浓度改变,也可使关节囊钙化、结构发生改变,使小关节在运动中受创伤更大,从而加速了关节退变的发生。
椎间盘退变和小关节病变的关系
椎间盘发生退化后,关节突关节通常易发生严重损伤,因脊髓屈伸运动支点部位改变所致。脊柱屈伸时,椎体运动于不可压缩的髓核上。关节突关节对运动起限制作用。如发生椎间盘退化,运动即推动平衡而不规则。实验证明:在正常充分屈伸时,运动支点经过髓核后方,在椎间骨退化时,运动支点即向后移,严重时支点甚至可经过关节突关节,使其在屈伸时受到严重损害。这种规则运动可加速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还可使上、下两椎体间靠得更近,小关节囊松弛。这时椎间小关节首先从不等距离的错位发展到半脱位,可造成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但目前有人提出颈椎小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无明确相互联系。
创伤和退变间无明确的界限,作为致病因素,两者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创伤加速退变的发展,而退变又增加了创伤的机会。
【临床表现】
颈部外伤史 患者一般有头颈部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工作体位史如打字、车祸等。尤其多见于摩托车车祸、汽车相撞等挥鞭样损伤史者。在车祸引起挥鞭样损伤后,因小关节引起慢性颈痛发生率颇高,Barnsley调查认为高达54%。
颈痛 慢性颈痛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多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可诱发或加剧。颈2~3或颈5~6小关节受到创伤和劳损发生率高,相当发病率也高。不同节段的小关节病变可引起不同区域的疼痛,分布具有一定特征:(图1)
图1 颈椎各小关节的创伤性退变性关节炎引起疼痛的分布示意图
1.颈2~3小关节:疼痛位于上颈区,并延至枕区。严重者范围可扩大至耳、头顶、前额或眼等。
2.颈3~4小关节:颈侧后方区域,向上可延伸至枕下,但不超过枕区,向下不超过肩胛带,其分布形状类似于提肩胛肌顶一下踩一下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