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长期大量饮酒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酒精消耗量的显著增长,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在一些地区甚至已成为第二大肝病。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995年、2001年相继在南京和杭州召开了与酒精性肝病有关的研讨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成立了
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成立了肝胆协作组,这些都对推动我国酒精性肝病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了《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对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以及治疗原则做出了规定,可望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调查表明,我国成人人群中
嗜酒者所占比例正在上升。1982年仅为0.21%;而1991年北京市16个区县调查结果显示,嗜酒者在成人人群中占14.3%;2000年浙江地区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嗜酒者占受调查人群的14.8%;2000年西安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饮酒人数占总数的35.1%。各地相关临床统计资料显示,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37例
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显示,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发病总数的百分比,已从1999年的10.8%上升为2003年24.0%;酒精性肝病患者死亡率为13.5%,平均死亡年龄(51.9±12.3)岁,平均饮酒时间(29.7±12.7)年;30岁以前开始饮酒的酒精性肝病患者死亡率(18%),高于30岁以后开始饮酒者的死亡率(8.2%),即酒精性肝病患者开始饮酒 编辑: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