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巨大儿

上海巨大儿出生率10年翻1倍

时间 : 2009-12-03 12:13:24 来源:health.zjol.com.cn

[摘要]

上海巨大儿出生率10年翻1倍

上海巨大儿出生率10年翻1倍

妈妈宫内环境影响宝宝一生健康

www.zjol.com.cn 2009年10月18日

  漫画郑丽萍

  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上海市巨大儿平均出生率已经达到7.4%,有的区县甚至达到了9.6%,而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巨大儿出生率略微超过3%。这意味着,上海市巨大儿出生率10年内翻了一倍。近日,从“中国DOHaD都哈联盟”与“多美滋”联合发起的“孕期营养监测中心”成立发布会上传出信息: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对孩子的影响还不仅仅表现在出生阶段,更严重的是会增加孩子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几代人。

  儿时可能就成“小胖墩”

  如果母亲孕期营养摄入过量,那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养成了“贪吃”的习惯,出生以后,自然也有好胃口,于是早早地就在体重上“领先”了。

  相反,母亲宫内营养不良,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就会处于保存热量的状态,形成高效储能的“节约型”代谢机制,如果出生后提供孩子的营养很丰富,节约型机制便会将过剩的热量不成比例的转移到孩子身体的脂肪组织中,使其儿时就可能成为“小胖墩”。

  临床分析表明,由于孕妇营养过剩导致的巨大儿接近七成。相关研究显示:母亲在孕期营养不均衡,妊娠期并发症增加,同时会引起胎儿生长发育失调,导致出生低体重或巨大儿发生。

  成年后罹患慢性疾病几率高

  胎儿对母亲宫内营养不良的反应使其自身代谢和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适应性调节”,如果营养不良的情况不能及时改善,这种“适应性调节”将会导致包括血管、胰腺、肝脏和肺脏等组织和器官在代谢结构上发生永久性改变,进而演变为糖尿病、冠心病等成人期慢性疾病。英国的专家曾经对1930年以前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大约15000名孩子进行追踪调查,调查表明,出生时体重过低和1岁之前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包括早产的婴儿),在成年以后患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的风险比同时期体重和营养正常的孩子高7倍以上。

  因此,胎儿在母亲宫内和出生后早期的营养及环境因素对其成年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影响。这就是近年来一项突破性的研究理论――“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D理论,音译:都哈理论)。2005年,婴幼儿乳品品牌多美滋把该理论的创始人―英国的大卫・巴克教授邀请到国内,将都哈理论介绍给了3000余名产科医务人员。

  中国都哈联盟创始人暨共同主席、中华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政府部门已经加大遗传性疾病的早期干预及慢性疾病的管理力度,但是非遗传性因素(胎儿宫内营养等)引起慢性疾病的研究还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孕期营养监测中心有指导

  由中国都哈联盟和多美滋联合发起的孕期营养监测中心,可以通过完善的设施和科学的系统,为广大孕妇提供专业化的营养监测、评估和“一对一”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方案,从而预防相关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该中心目前已在全国10大城市的18家医院首批落成。

  中国都哈联盟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程蔚蔚院长在会上谈道,“孕期营养监测中心与人们通常认为的营养特需门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中心能为妊娠女性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营养咨询服务,更是将成人慢性疾病的预防提前到了妊娠期,这是前所未有的。”

来源:解放牛网新闻晚报作者:王艳辉编辑:许苏琴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上海巨大儿出生率...”相似的文章

更多>>

巨大儿疾病

B型超声检查:测定胎儿双顶径,腹径,股骨长度等预测胎儿体重,当测得胎儿双顶径>10cm,腹径/股骨长度>1.385时,80%~85%为巨大儿。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