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3:01:44 来源:qkzz.net
【关键词】巨大儿,产前诊断,剖宫产
【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通过560例巨大儿的临床验证,以宫高≥37cm;双顶径(bpd)≥9.4cm;股骨长(fl)≥7.3cm;孕妇腹壁较薄,胎块较实,站立时腹部过度膨隆;羊水过多等诸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巨大儿。结果诊断符合率高达91.25%。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肩难产的机会明显降低。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剖宫产率与胎吸率明显升高。
结论综合分析法预测巨大儿可信度较高,值得推广。对巨大儿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关键词】巨大儿产前诊断剖宫产
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现就我院近2年来560例巨大儿情况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住院分娩5755例,其中巨大儿560例,发生率9.73%,体重≥4500g的超巨大儿71例,发生率1.24%;初产妇369例,经产妇191例;374~386周7例,39~406周394例,41~416周153例,≥42周6例。
1.2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常规测宫高(排空膀胱)、腹围、四步触诊检查胎块,听胎心,触诊腹壁厚薄,结合1周内b超之双顶径,股骨长对胎儿体重初步估计,然后让孕妇站立,观察腹部大小(因部分孕妇盆腔较深,平卧时触诊胎块不大,但站立时,腹部则明显膨隆),根据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最终预测胎儿体重(详见讨论)。560例中511例诊断正确,符合率91.25%。
1.3分娩方式与并发症560例巨大儿中,剖宫产365例,无1例产伤与肩难产,经阴分娩195例,3例肩难产,均为经产妇,坚决要求经阴分娩,其中1例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体重4300g。巨大儿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相比,新生儿窒息与肩难产机会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伤机会亦随之减少。见表1。
560例巨大儿中,剖宫产365例,胎吸2例,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5195例相比,剖宫产率与胎吸率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
表1巨大儿经阴分娩与剖宫产并发症(表略)2讨论
2.1产前诊断的重要性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近2年巨大儿的发生率为9.73%。巨大儿的发生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活动减少,休息过多,营养过剩有关。巨大儿的增多,造成难产的机会及母婴并发症相应增多。为减少巨大儿并发症的发生,产前诊断与及时处理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2.2巨大儿孕妇的产前诊断对巨大儿的产前诊断,一直是产科医师探讨的课题。产前预测巨大儿的报道甚多,如:(1)宫高+腹围≥140cm;(2)bpd≥9.5cm;(3)fl≥7.5cm;(4)腹围×宫高+200≥4000g;(5)fl+bpd≥16.5cm。我院医师经过多年的总结,认为上述方法诊断符合率较低,巫世娟等[1]以充分的论据证明了这一点,并提出了新观点:不考虑长度单位,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305。笔者认为预测胎儿体重受孕妇腹壁的厚度、羊水多少、子宫及胎盘的大小等诸因素影响,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近几年来,我们以各家报道为基础,加之临床实践,总结出综合分析法,经过近2年的验证,诊断符合率高达91.25%,现报道如下:(1)宫高≥37cm;(2)1周内b超bpd≥9.4cm;(3)1周内b超fl≥7.3cm;(4)孕妇腹壁较薄,四步触诊时胎块较实,无空虚感;(5)孕妇站立时腹部过度膨隆,特别是明显的悬垂腹,或腹形类似双胎者;(6)羊水过多。巨大儿合并羊水过多,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组[2],不要因羊水过多而误以为胎儿不大。若孕妇同时具备上述三项以上指征,或其中两项明显大于上述数值者,即可诊断为巨大儿。
1/3页123评论(0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