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常规治疗】【预后与转归】
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简称(WM),是B淋巴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以恶性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致血中IgM增高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巨球蛋白血症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原发性巨球蛋白症:本病症1994年首先由Waldenstrom所描述,因此又称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
②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rminedsignificance,MGUS)。③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多发于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疾病,也可见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本节叙述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血清中存在的IgM是免疫球蛋白的五聚体结构,约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10%,浓度为0.8~3.0g/L,分子量90万,每个单体分子量18万,沉降系数18~19s,也有少数22s,26s或35s,存在于B细胞表面的为单体IgM,沉降系数7s。
发病年龄80%在50岁以上,中位发病年龄65岁,发病高峰在70~80岁,40岁以下不足3%。
【病因】
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可在家族及同卵双胞胎中发病,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如
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中的发病作用尚不明确。
【分型】
巨球蛋白血症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本症1944年首先由Waldenstrom所描述,因此有称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
2、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多发于淋巴系增生性疾病,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疾病,也可见于慢性炎症性疾病。
3、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rminedsignifecance,MGUS)。
【临床表现】
贫血是本病最为常见的表现,可见于80%以上患者,其原因有肿瘤细胞骨髓内增生、正常红系增生受抑,红细胞寿命缩短及血容量增大、血液稀释、出血等多种原因。另见
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者。
本文共3页,当前在第1页123
求助留言病历提交在线咨询-上篇: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简称恶组)-下篇:
地中海贫血.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