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2006年12月第1卷第6期,2006,1,.6念珠菌
菌血症的研究现状贝毅桦孟梦黄欣施伟民(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200065)?综述?【摘要】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广泛应用,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除白念珠菌外,由非白念珠菌导致的念珠菌菌血症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由于各种抗真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患者对部分念珠菌产生耐药,给临床治疗提出新的挑战.【关键词】念珠菌血症;危险因素;抗真菌药;耐药性【中图分类号】519.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3827(2006)06-0366-04念珠菌为酵母样真菌,是机体深部
真菌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念珠菌菌血症是由念珠菌引起的血液感染.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死亡率高达40%,已成为血液系统感染的第4大常见死亡原因.对于存活者而言,则意味着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目前在各种
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白念珠菌仍然占据最主要比例,但是非白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也正逐渐上升….尤其是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对常用的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甚至天然耐药,这可能与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关.1致病念珠茵菌种分布的变化近20多年来,致病念珠菌菌种分布的变化成为真菌感染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广泛应用唑类抗真菌药物会增加非白念珠菌菌血症发生的几率,但是正有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与维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氟康唑治疗后真菌的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是在维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内发生的光滑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然而,该现象并未出现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咎其原因,可能与这两所大学医学中心的氟康唑的应用频率有关.数据显示,维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对氟康唑的应用更为广泛,所以可能导致光滑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基金资助项目(2002-2003).作者简介:贝毅桦(1984一),女(汉族),硕士.-::@通讯作者:黄欣,-:_@..'念珠菌感染率的上升.此外,在美国德州大学癌症中心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氟康唑的预防性治疗虽然降低了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几率,但却可能与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感染率的上升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均说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念珠菌菌血症病原的变化,尤其是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然而,念珠菌菌血症病原体的转变,决不能单一地归因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等对分离得到的153株念珠菌进行了分析.其中,分别有13%和21%的光滑念珠菌菌血症来自于外科和内科.虽然氟康唑的预防性治疗在外科内更为常规,但在内科的光滑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却高于外科].另有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甚至发现,预防性应用氟康唑并非是发生克柔念珠菌或光滑念珠菌感染的绝对危险因素;相反,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大量应用却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潜在的致病因素.因此,念珠菌菌血症病原体的转变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并非是单纯由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所导致的结果.目前,针对儿童的念珠菌菌血症的研究越来越多.在一项超过11年的回顾性研究中,1.等对儿科1124例住院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真菌感染病例中,以念珠菌的感染率最高.就感染的念珠2006年2月第卷第6期菌种类的分布而言,白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感染率有所下降,而近平滑念珠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关于混合念珠菌感染的报道也逐渐增加,根据美国对念珠菌菌血症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来看,成年人的混合性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达到5%,儿童为3%.虽然混合性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很低,但是诊断却比较困难.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肉汤培养基可能导致一种念珠菌被另一种念珠菌的生长所掩盖;琼脂培养基虽然可区分菌落形态不同的真菌,但往往由于热带念珠菌与克柔念珠菌的菌落形态极其相似,而难以鉴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则有助于诊断.等在2004年报道的1例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中指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中尤其体现其优越性,可在更短的时间内鉴别混合性念珠菌感染.2念珠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死亡率2.1危险因素念珠菌菌血症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的
持续性发热以及急性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不同的念珠菌对于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验室诊断结果明确之前,医师只能凭借经验用药.一般认为,年龄≥65岁,应用糖皮质激素,白细胞升高药物,静脉插管或留置导尿管,在内接受监护的患者,是引发白念珠菌菌血症的高危因素.白念珠菌在无生命的物体表面大面积依附生长的能力较强,因此临床上由于插管治疗所导致的白念珠菌菌血症较为常见.如果一旦怀疑是导管相关性的念珠菌菌血症,则应在72内及时取出导管,这样有助于增加抗真菌药物的疗效,降低念珠菌菌血症的死亡率¨...较之于白念珠菌菌血症,非白念珠菌菌血症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65岁,接受化疗的
恶性肿瘤患者].和还发现,在非白念珠菌感染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或骨髓移植的患者更易感染热带念珠菌,而近平滑念珠菌在长期静脉营养的人群与新生儿中感染率较高【.另一项研究发现,妊娠不足26周或腹部有手术史的新生儿,其患念?367?珠菌血症的危险性有所上升¨.此外,长期留置导管,接受复杂的腹部手术,长期肠外静脉营养,接受抗生素治疗超过14,至少有两处念珠菌培养结果阳性,均是引发念珠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这些情况被视为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的适应证¨.2.2死亡率在美国开展的一项关于念珠菌菌血症的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念珠菌菌血症中,白念珠菌菌血症的死亡率最高,近平滑念珠菌菌血症的死亡率最低,光滑念珠菌菌血症与非光滑念珠菌菌血症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另外,念珠菌菌血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也被认为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3念珠菌耐药的变化目前,由于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念珠菌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而不同的念珠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