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1:37:35 来源:www.eyao.com.cn
角膜鳞状细胞癌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睑裂部角膜缘部位,以颞侧最常见。可原发于角膜,但多同时侵犯角巩缘和结膜。初起时病变为灰白色结节,渐向角膜内发展形成翼肉样或乳头状肿物,有时肿瘤呈胶样隆起,基底宽,富于血管,长大后见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并有溃疡,肿物周围血管扩张明显。当有继发感染时,常在结膜囊内有浆液脓性分泌物。由于有角膜前弹力层屏障阻挡,使肿瘤多向球结膜及角膜表面蔓延生长。角膜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低,在相当长时间内局限在上皮层与基质浅层,少数情况下肿物侵犯深部及经Schlemm管向眼内扩展。淋巴结转移者少见,即使局部淋巴结肿大,也多是由于继发感染性炎症所致,只有极少数病例在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
角膜鳞状细胞癌有3种蔓延方式:
1.向外生长,在眼球表面形成肿块,深部浸润少,与周围结膜界限分明。
2.沿角膜、结膜表面蔓延,呈扁平生长,向前侵犯角膜,向后累及球结膜及上下穹隆部结膜。肿瘤呈菜花状或围绕角膜缘形成环行肿块。
3.一旦前弹力膜被肿瘤细胞穿破,基质很快受累,因后弹力层构成一道屏障,阻止了肿瘤细胞的侵入,因而沿角膜缘血管网侵入巩膜静脉窦,进入眼内,在虹膜、睫状体、房角、脉络膜上腔内形成转移性病灶。
肿瘤可在相当长时间内局限于角膜表层,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且不常转移到邻近的淋巴结。与眼睑或其他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相比,其恶性程度较低,极少数病例在数月内或数年后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
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