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0:46:36 来源:www.china-nu.com.cn
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30-60岁),青年人较少。其主要症状多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部分是由于瘤体压迫脑血管痉挛及栓塞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率很高,初次出血占15%,最多出血可达6次,再次出血的40―65%死亡,而且再次出血最多出现在7天之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是感染、创伤、肿瘤、颅内合并动静脉畸形、颅底血管网发育异常、出血的诱发因素,如各种运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分娩等。出血的相关因素:如与动脉瘤直径大小呈负相关。
动脉瘤临床表现:
动脉瘤小而未发生破例者,可不出现临床症状。
1.颅内出血:
多数病人呈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发头疼、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脑膜刺激症。Willis动脉环后的动脉瘤出血时,枕部病变可出现眩晕、复视、一过性黑朦、共济运动失调及脑干症状。
2.局灶体征:
大动脉瘤常产生压迫症状,偏瘫、动眼神经麻痹及梗阻性脑积水。
3.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动脉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造成脑缺血的重要原因,此外瘤血栓脱落或蔓延到载瘤。动脉出现脑梗塞和一过性脑缺血。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偏瘫、失语、深浅感觉减退、失明、精神症状等。
1.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行腰穿检查。
2.X平片:对巨型动脉瘤有一定诊断价值。
3.CT:靶环征是巨型动脉瘤的特征表现。
4.MRI:显示动脉瘤的全部及其与周围的关系,神经关系、瘤蒂的部位及大小。
5.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或有无血栓、动脉硬化及动脉痉挛的范围、程度、有无颅内血肿。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夹闭及血流情况(图6-1)。
动脉瘤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降低颅内压:静脉输入20%甘露醇、固力压、地塞米松。
(2)控制血压:目的是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出血。用尼莫地平、尼莫通持续静脉泵入,如有头晕、意识恶化等缺血症状可适当回升血压。
(3)控制及预防癫痫的发作:口服德巴金500毫克2次/日,或持续静脉泵入德巴金1200-2400毫克/日。
2.手术治疗:动脉瘤栓塞及动脉瘤夹闭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