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0:24:54 来源:baike.soso.com
腾讯旗下知识百科,提供百科服务/知识搜索服务。
大多数患者主诉为视力下降、视野暗点、闪光感和飞蚊症。双眼发病占66%~79%,但双眼症状可不对称。视力为1.0至光感,但多为0.4~0.5。眼部检查50%左右的患者可见轻、中度前葡萄膜的炎症表现,如角膜后沉着、虹膜后粘连、房水细胞和闪辉现象。76%以上的患者出现轻、中度的玻璃体炎性细胞。玻璃体的炎症表现常较前房更为明显。急性期眼底检查见多发性圆或椭圆形的黄白色病灶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大小为50~1000m,数量可从数个到100个以上,多出现于视盘附近,并散布到后极部至中周部的眼底,病灶可呈单个或成簇分布,周边部的病灶还可平行锯齿缘呈单列线状排列。偶见少量视网膜下积液。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灶渐变为边界整齐多伴有色素的萎缩性瘢痕。部分患者出现视盘水肿和充血,后期可在视盘周围发生萎缩灶。10%~20%的患者出现黄斑囊样水肿,25%~46%可发生黄斑或视盘周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MCP可持续存在多年,许多患者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的反复发作。复发的炎症常表现为前房和玻璃体炎症或脉络膜瘢痕的外围水肿,偶见新的病灶出现。反复发作的病例常严重影响视力并易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
此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多灶性脉络膜炎伴有轻至中度的前房和玻璃体炎症反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视野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检查编辑本段无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活动性病变早期无异常荧光或呈弱荧光,以后逐渐出现染色和渗漏;萎缩性病灶显示窗样缺损。此外在一些患者尚可发现视盘的荧光素渗漏、黄斑囊样水肿等。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病变活动期后极部出现多发性的强荧光区,发现的病变数目多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检眼镜检查发现的病变数目;在病变消退后则出现多发性弱荧光区。
3.视野检查视野检查可发现生理盲点扩大,在一些患者也可出现中心视野、旁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异常,但这些异常一般不具有特征性。
治疗编辑本段(一)治疗
对于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的病例,目前多采用皮质类固醇全身或局部给药,多数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的治疗反应不佳,对于这类病人可试用免疫抑制药。中心凹以外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累及中心凹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可考虑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但常显示较高的复发率。口服皮质类固醇后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萎缩,少数患者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但术后视力最终多无改善。
(二)预后
此病具有慢性化和复发的特点,并且对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的反应性较差,所以多数患者视力预后不良。早期应用有效的免疫抑制药,对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给予有效的激光光凝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炎症的复发和慢性化,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