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2:56:42 来源:www.go76.cn
日常保健,生活保健,亚健康,四季保健,养生之道,职业保健,旅游保健,流行传染病保健
柯萨奇和埃可病毒为两类肠道病毒,前者分A、B两组,后者有34个血清型。病毒经口侵人,继而人血,分布于多种器官,引起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同一种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而同一种临床表现可由不同病毒所致。
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多散发,夏秋发病率高。传染源为患者、隐性感染及带毒者。显性及隐性感染比例达1:50~100。粪-口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1.临床表现
(1)脑炎及脊髓炎:两类病毒均可引起,但少见,多为婴幼儿,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肌痛,1~2天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O.1~0.2)×106/L,少数>1×106/L。病初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其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略高。部分病人有暂时性肌力减退。可发生瘫痪,类似脊髓灰质炎,但恢复较快。少数病人有意识障碍,与乙脑相似。
(2)心肌炎、心包炎: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心肌炎常发生在新生儿,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起病急,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纳差,稀便,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唇紫绀、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重者很快出现心衰。近年来发现成人及年长儿童也不少见。常先有呼吸道症状,与此同时心包受累,亦可累及心内膜,继之心前区痛,出现心包摩擦音。半数有肌肉、关节痛。X线显示心包积液,常伴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示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及心包炎。
(3)流行性肌痛或胸痛: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症状有阵发性剧烈肌痛,重者累及全身肌肉。成人及年长儿童多有胸痛,常在季肋部,可牵涉肩背;婴儿腹痛较常见,多在上腹部,亦偶有误诊为阑尾炎者。此外,尚有发热、咽痛、头痛、厌食、吐泻等。
(4)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发热、咽痛、咽部出现灰白色疱疹,破溃形成表浅溃疡,少数可见于外阴。亦可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另一种为儿童急性淋巴小结性咽炎,咽部出现灰白或淡黄色小结,不形成疱疹及溃疡。
(5)呼吸道感染:由埃可病毒所致,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也可引起喉炎、气管炎、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6)婴儿腹泻:以埃可病毒为主,表现为黄绿色稀水便,1日数次,无脓及粘液。
(7)出疹性热病:埃可病毒感染常引起发热,出疹,疹形有斑疹、斑丘疹、荨麻疹、疱疹、淤点等。但不痒、不脱屑。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引起者,可于手、足皮肤及口腔粘膜出现疱疹,称手足口病。
(8)新生儿全身感染:多见于柯萨奇病毒感染,起病急骤,拒食、呕吐、惊厥、呼吸困难、紫绀、心律失常,心及肝脏可急剧肿大。病死率极高。尸检可见脑炎、心肌炎、肝炎、胰腺炎及肾上腺病变等。
2.实验室检查
(1)病人体液(脑脊液、疱疹液、心包液、胸水等)分离出病毒即可确诊。
(2)恢复期血清出现抗体,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ELISA检测IgM抗体有助早期诊断。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黄芪注射液可试用。同时注意休息,针对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做好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及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中心句:柯萨奇和埃可病毒为两类肠道病毒,前者分A、B两组,后者有34个血清型。病毒经口侵人,继而人血,分布于多种器官,引起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同一种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而同一种临床表现可由不同病毒所致。
关键字:患者|隐性感染|带毒者|呼吸道传播|脑炎|脊髓炎|发热|头痛|呕吐|肌痛|脑膜刺激征|蛋白略高|暂时性肌力减退|瘫痪|脊髓灰质炎|意识障碍|乙脑|心肌炎|心包炎|柯萨奇B组病毒|心肌炎|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纳差|稀便|呼吸困难|唇紫绀|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衰|心包受累|心前区痛|心包摩擦音|关节痛|左侧胸腔积液|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包炎|流行性肌痛|胸痛|阵发性剧烈肌痛|阑尾炎者|发热|咽痛|头痛|厌食|吐泻|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组病毒|发热|咽痛|咽部出现灰白色疱疹|溃疡|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儿童急性淋巴小结性咽炎|疱疹|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婴儿腹泻|黄绿色稀水|出疹性热病|病毒感染|发热|出疹|斑疹|斑丘疹|荨麻疹|疱疹|淤点|手足口病|新生儿全身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拒食|呕吐|惊厥|呼吸困难|紫绀|心律失常|肝脏急剧肿大|病死|脑炎|心肌炎|肝炎|胰腺炎|肾上腺病变|继发感染|黄芪注射液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