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9:24:40 来源:www.fx120.net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王铜教授及其课题组完成的一项预防医学课题《中国克山病监测与防治策略》显示:我国北方省份基本消除了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慢型、潜在型克山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下降;西南地区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膳食中补充硒碘盐的预防措施,可使重病区居民内环境硒含量逐年提高,亚急型发病例数显著减少。此项研究日前获得了2007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克山病是上世纪30年代首先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其分布广、病情重、病死率高、危害大。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研究所从1990年起对克山病进行监测和研究,至2006年的17年间,克山病研究所组织全国专家对16个病区省(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克山病调查,每年调查近万人,获得了大量发病、转归、病情、病区居民内外环境硒水平等大量监测数据,掌握了全国克山病的发病情况,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2005年,王铜教授等人制订了《克山病监测方案》,强调在方法学上采用概率抽样,以期达到总体推断(全国病情估计)的目的,同时建立了克山病监测数据库。为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控制克山病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克山病的监测和防治有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
目前,克山病的监测已由初期注重重点人群发病、病情转归等“疫情监测”,转变为现在着重现患检出率和总体估计的病情监测。通过监测发现,我国克山病16个病区省(区)、327个病区县、2954个病区乡的克山病病情现已基本处于稳定低发态势,近年全国克山病监测点慢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0.6%左右,潜在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3.5%左右。
针对西南地区小儿亚急型克山病仍有发病的状况,专家们提出,对发病重病区采取硒碘盐干预的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的是防止克山病的发生;针对目前克山病患者主要为慢型病患者,专家们提出并开展了慢型克山病自我管理项目,该项目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课题组还通过十几年的监测和防治经验,形成了一部《中国克山病》专著,并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