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6:55:26 来源:www.39kf.com
攀枝花市克山病分布及相关环境因素研究属于2008年第5卷第8期栏目,主要讲述了【摘要】 目的 研究攀枝花地区的硒元素背景值、克山病分布及相关环境因素,为我市克山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克山病病
【摘要】目的研究攀枝花地区的硒元素背景值、克山病分布及相关环境因素,癌症、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项目提出的理论、实际应用、研究方法具有我国同类研究工作领先水平。
【关键词】克山病;硒;爆发流行;多因素致病
DistributionandrelatedenvironmentalfactorsofKeshandiseaseinPanzhihuaCity
WANGJing,LUMin-zhang.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PanzhihuaCity,Sichuan61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backgroundvalueofSeleniumanddistributionandrelatedenvironmentalfactorsofKeshandiseaseinPanzhihuaCityto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Keshandisease.MethodsSeleniumcontentsweremeasuredinsoil,vegetables,fruits,rice,biologicalmaterialsandwatercoveringforty-fourtowns.ThedistributionsofKeshandiseaseandrelatedfactorswerestudiedaswell.ResultsTherewereSedeficiencyandpatientswithKeshandiseaseinPanzhihuaCitytendedtobeolder.However,therewasnoKeshandiseaseinmanySedeficiencyvillages.ConclusionLocalKeshandiseaseprevailsinSeleniumdeficiencydistrict.However,Seleniumdeficiencyisnottheonlyfactor,theirmightbemultiplefactorsthatcancauseKeshandisease.
[Keywords]Keshandisease;Selenium;epidemicoutbreak;multiplefactors;pathopoiesis
1研究目的与方法
1.1研究目的自然界
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我市环境中土壤、蔬菜、水果、粮食、生物材料、水体硒的含量及克山病发病情况[2]。为我国生态角度深化克山病病因的认识、探索与低硒复合致病的其他因素,改良低硒环境控制克山病[3],提高病区人民健康水平。
环境中元素与生物体中元素关系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时代。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科学、生态学、地方病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使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微量元素在维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吸引了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兴趣,其研究内容和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生态环境、食品保健、医药、临床治疗和人类健康等。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研究工作,随着人类的认识将不断提高,研究工作将加速多学科的纵横分化与综合,也将不断生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学难题,并需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者去解决。
硒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像其他元素那样集中,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1)硒与肿瘤:1971年美国对食物中硒进行检验,将高硒(>0.1110-6)、中硒(0.06~0.110-6)地区癌症死亡率进行比较,低硒癌症死亡率高于高硒地区。即癌症死亡率与土壤、食物中硒含量呈明显相关,硒可抵抗环境致癌物对细胞DNA的侵袭,并能修复被损伤的DNA。硒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结合方式,与毒物结合,如铬、砷、镉、汞等,使其消除毒性。硒可抵抗环境致癌物对细胞DNA的侵袭,并能修复被损伤的DNA。(2)硒与地方性克山病:克山病是一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实验室研究完成44个乡镇辖区176个点;704项土壤、蔬菜、水果、粮食、生物材料、水等硒的分析[4~6]工作。四川大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项目实验室研究验证工作。
1.2.2分布及相关环境因素调查研究完成44个乡镇克山病发病分布情况研究。我市仁和区克山病问题较突出,其他区县也有克山病发生。仁和区首例克山病1967年在大田镇发现;1967—2007共发生各型克山病434人。主要分布啊喇、永富、大田、平地、总发等乡镇。其中1983—1991克山病处于静止状态,无1例克山病发生。2006年3月仁和区平地镇发现1例亚性克山病人,近年发生的各型克山病发生在5~62岁之间,23岁以下患者占76.92%。米易县首例克山病1965年在草场发现;1965—2007年共发生各型克山病724例。主要分布在草场、昔街、丙谷、垭口、普威等乡。
1.2.3分析技术(1)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分析技术(ICP-MS);(2)端视ICP-AES技术;(3)示波极谱技术;(4)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2研究结果分析与结论
2.1硒含量调查结果分析现场初步调查[7]表明:土壤、蔬菜、粮食、水果、生物材料、水等样品硒测定704份,硒含量范围见表1。说明我市蔬菜、粮食、水果、肉类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区属于低硒地区,低硒是引起克山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市癌症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低硒有关。现场调查结果说明我市部分较贫困地区存在克山病。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由过去的小孩转向青年;有专家认为:我市克山病有爆发流行的潜在可能,应该引起注意。我市仁和区克山病问题较突出,其他区县也有克山病发生。研究结果说明:我市属于低硒地区,应加强克山病、癌症防治工作。表1硒含量调查分析结果
2.2硒测定准确度实验研究实验室,验证实验室硒的测定结果多数小于检出限(3σ)或定量限(10σ)。
2.3项目研究结论证明我市属于缺硒地域,政府应该投入经费,加强地方性克山病、癌症的防治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由过去的小孩转向青年。有专家认为:我市克山病有爆发流行的潜在可能,应该引起注意。我市仁和区克山病问题较突出,其他区县也有克山病发生。研究发现许多缺硒村镇无1例地方性克山病,因此缺硒只是克山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进一步证明地方性克山病发生的多因素理论。并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地方性克山病发生在缺硒地区,但缺硒地区可能某些不明物质的介入而不出现地方性克山病,
【参考文献】1吴求亮,杨玉爱,谢正苗,等.微量元素与生物健康.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254-259.2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楚雄克山病综合性考察文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8-82.3程云岳.克山病防治与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5-207.4线引林.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分析方法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18.5宓小黎,钮伟民.保健食品质量分析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1-137.6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和掌握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46-257.7姚志麟.环境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6.8方积乾.卫生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105.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