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7:30:06 来源:www.hi.chinanews.com.cn
《地震灾民心理救助手册》
面对灾民,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心理专家强调,灾区儿童、青少年是救助重点之一。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受到的刺激更大,如果处置不力,负面的心理症结会成为他们今后成长的障碍。救援人员、现场记者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忽视,他们看到了更多的惨烈状况,加上身体疲惫,精神受到创伤很大。
心理专家称,未掌握心理辅导技巧的志愿者很可能越劝越糟,有些话绝对不应对灾民说。
要说什么?
□这不是你的错。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看到这些一定很令人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还能再有一个孩子/还能再找一个伴侣。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震后正常的心理反应: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三个阶段:
(1)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此不能回忆。
(2)恢复期,在这个阶段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正常的恢复期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纳”五个阶段。
(3)康复期,康复期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地震后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1、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者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这是地震等严重自然灾难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对于精神打击比较大的人群,比如失去孩子的母亲、失去双亲的幼儿、目睹亲人惨死画面的人等等。在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在头脑中反复经历那些创伤性的画面,对于和创伤有关的信息反应剧烈,睡眠、食欲、生活都会被挥之不去的灾难性画面和经历搅乱,痛苦、紧张、无助感的长期体验,这些都是PTSD的典型症状。
2、恐怖性神经症(phobia),是一种灾难过后,对于那些本不该恐怖的事物、场景、话语等外界信息表现出的恐怖反应,不仅内心有恐怖的体验,而且躯体上会有明显的紧张、出汗、颤抖等恐怖状态反应,甚至会因此发生一些退缩和逃避行为,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3、焦虑性神经症(anxietydisorder),分为突发性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两种。症状都是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紧张、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突发性惊恐障碍表现的比较集中、急性和症状明显,而且在突发过程中,来访者有明显的濒死感,令其在经历一次发作之后,惶恐不安。
4、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compulsiverdisorder,OCD)包括强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突出表现为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造成自我内部分离、对立的精神痛苦。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