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0:44:58 来源:www.kaixindy.com
口底多间隙感染,开心健康网,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疾病,保健,健康新闻,专家咨询,病友论坛,男科,妇科,育儿,性爱,心理,整形,减肥,药品,急救,中医,美容,饮食,健身,医院查询,医生查询,疾病查询,药品查询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cellulitisofthefloorofthemouth),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随着诊治水平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本病已极其罕见。
【治疗措施】
口底蜂窝组织炎不论是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或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局部及全身症状均很严重。其主要危险是呼吸道的阻塞及全身中毒。在治疗上,除经静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炎症的发展外,还应着重进行全身支持疗法,如输液、输血,必要时给以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尖及时行切开减压及引流术。切开引流时,一般根据肿胀范围或脓肿形成的部位,从口外进行切开。选择皮肤发红、有波动感的部位进行切开较为容易。如局部肿胀呈弥漫性或有副性水肿,而且脓肿在深层组织内很难确定脓肿形成的部位时,也可先进行穿刺,确定脓肿部位后,再行动开。如肿胀已波及整个颌周,或已有呼吸困难现象时,是应作广泛性切开。其切口可在双侧颌下,颏下作与下颌骨相平行的“衣领”型或倒“T”型切口(图1)。术中除应将口底广泛切开外,还应充分分离口底肌,使口底各个间隙的脓液能得到充分引流。如为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组织炎,肿胀一旦波及到颈部及胸前区,皮下又触到捻发音时,应按皮纹行多处切开,达到畅开创口,改变厌氧环境和充分引流的目的。然后用3%过氧化氢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每日4~6次,创口内置橡皮管引流。图1口底间隙蜂窝织炎广泛切开的倒“T”型切口
图2口底间隙的解剖位置
口底多间隙感染可来自下颌牙的根尖周炎、牙周脓肿、骨膜下脓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以及颌下腺炎、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口底软组织和颌骨的损伤等。引起化脓性口底蜂窝组织炎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组织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厌氧性、腐败坏死性细菌。口底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常常为混合性菌群,除葡萄球菌、链球菌外,还可见产气荚膜杆菌、厌氧链球菌、败血梭形芽胞杆菌、水肿梭形芽胞杆菌、产气梭形芽胞杆菌,以及溶解梭形芽胞杆菌等。
【临床表现】
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峰窝组织炎,病变初期肿胀多在一侧颌下间隙或舌下间隙。因此,局部特征与颌下间隙或知下间隙蜂窝组织炎相似。如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颌周整个口底间隙时,则双侧颌下、舌下及颏部均有弥漫性肿胀(图3)。图3口底间隙蜂窝织炎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组织炎,软组织的副性水肿非常广泛,水肿的范围可上及面颊部,下至颈部锁骨水平;严重才甚可达胸上部。颌周有自发性剧痛,灼热感,皮肤表面略粗糙而红肿坚硬。肿胀区皮肤呈紫红色,压痛,明显凹陷性水肿,无弹性。随着病变发展,深层肌等组织发生坏死、溶解,有液体积而出现流动感。皮下因有气体产生,可扪及捻发音。切开后有大量咖啡色、稀薄、恶臭、混有气泡的液化,并可见肌组织呈棕黑色,结缔组织为灰白色,但无明显出血。病情发展过程中,口底粘膜出现水肿,舌体被挤压抬高。由于舌体僵硬、运动受限,常使病员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而不能正常进食。如肿胀向舌根发展,则出现呼吸困难,以致病员不能平卧;严重者烦躁不安,呼吸短促,口唇青紫、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此时有发生窒息的危险。个别病员的感染可向纵隔障扩散,表现出纵隔炎或纵隔脓肿的相应症状。全身症状常很严重,多伴有发热、寒战,体温可达39~40℃以上。但在腐败坏死在峰窝组织炎时,由于全身机体中毒症状严重,体温反可不升。病员呼吸短浅,脉搏频弱,甚至血压下降,出现休克。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