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口腔癌

口腔癌患者血中自由基的变化

时间 : 2009-12-02 21:51:38 来源:ill.91.cn

[摘要]

口腔癌患者血中自由基的变化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3卷第3期

黄晓红 郑辉 施斌 黄伟明 陈乃俊 林李嵩

  摘 要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血中自由基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探讨自由基与口腔癌的关系。 方法 测定25例口腔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血中自由基的有关项目,并与30例正常人组比较。 结果 口腔癌组脂质过氧化物(LPO)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口腔癌患者术后7天测定LPO、SO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O浓度低于术前(P<0.05)。 结论 口腔癌与体内自由基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口腔癌 脂质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近年来,随着自由基研究的深入,自由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由基的致癌作用已被肯定[1],作者对30例正常人,25例口腔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浓度进行测定,探讨口腔癌患者血中自由基的变化,以及手术后由于体内原发灶的去除,血中自由基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体内自由基与口腔肿瘤及其预后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肿瘤组25例,取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经病理证实11例为牙龈鳞癌,9例为舌鳞癌,5例颊粘膜鳞癌,均手术切除原发灶并行单例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3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47±11.74岁(30~61岁)。对照组30例,取自供血者及健康体检者(经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胸透等检查均为正常,且近期内无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史)。

  1.2 方法 LPO测定:TBA比色法[2],以nmol/ml表示。SOD测定:PyrogallolnBT比色法[3],以U/gHb表示。NO测定:用NO-2/nO-3的测定方法[4],以μmol/L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别用t检验。

  2 结 果(表1,2)

表1 口腔癌患者与对照组自由基水平比较

 对照组(n=30)口腔癌(n=25)LPO3.42±0.994.68±1.29**SOD1023±118994±222**NO38±1426±17**

  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2 口腔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自由基水平比较

 术 前术 后LPO4.68±1.294.25±1.12SOD994±222970±182NO25.8±17.315.7±9.6**

  与术前比较,**:P<0.01.3 讨 论

  自由基致促癌机理研究认为,由于各种因素(如辐射、外来化学物质代谢、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链)和氧化酶活性的诱导增加,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的诱导增多,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抑制都可以导致细胞内自由基和活性氧的增加,过多的自由基、活性氧可以和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作用,如核酸、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由此引起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5]。笔者以口腔癌患者血中及术后血中自由基相关项目测定进行比较,探讨自由基在口腔癌术前术后的变化。

  3.1 LPO是体内自由基引发不饱和脂肪酸链式反应的产物。有人认为,外源性毒物、药物间接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6]。口腔位于消化道起始端,是首先接触外源性毒物的器官,由于锐利牙尖、残冠、不良修复体等慢性刺激长期存在,引起局部炎症甚至癌变,或由于热刺激、外来化学剌激等,化学致癌物进入体内引起自由基增加,使脂质过氧化增强,脂质过氧化物增高。本组结果表明,口腔癌患者血中LPO明显高于正常人,但术前与术后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提示口腔癌病灶切除后短期内体内LPO变化不显著。

  3.2 SOD是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抗氧化酶之一,活性氧中的O-2是氧的单电子还原物,是自由基,体内在清除O-2中,SOD起重要作用。口腔癌患者血中SOD浓度下降,反映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自由基引发不饱和脂肪酸链式反应产物――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这一结果与其他恶性肿瘤研究的结果一致。有研究指出,SOD增高与O-2自由基浓度有关,SOD合成受O-2浓度影响,机体内的肿瘤不同,SOD浓度也不同,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7]。

  3.3 NO是一种分子小、结构简单的气体,极易通过细胞膜扩散,由于分子中存有一对未配对的电子,具有自由基结构。NO自由基来自体内以L-精氨酸为底物,在NO合成酶(NOS)作用下,在还原型辅酶Ⅱ(NADPH)及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等因子协助下生成。NOS在哺乳动物中广泛表达,不少肿瘤细胞中同样存在NOS。NOS的活性变化可直接影响NO的生成量和生物效应。大量研究表明,在一些原发性肿瘤中,NOS活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恶性程度高的肿瘤表达也最高[8]。但也有文献报道:人结肠癌结肠息肉的NOS表达活性普遍处于抑制状态[9]。本组结果表明,正常人组NO高于肿瘤病人组,说明口腔癌患者NOS的表达与结肠癌相似,可能处于抑制状态。提示NOS在不同动物及组织间存在着差异,NOS的异常表达以及NO的生成可能与这些肿瘤的病理过程有关。而术后NO浓度水平较术前低,提示是否与术后急性损伤造成内源性NO生成减少有关。口腔癌血清NO浓度的变化及其在口腔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测定结果可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单位:黄晓红 施 斌 陈乃俊 林李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福州 350005)

  郑 辉 黄伟明 福建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Fishersm.Workshopreportformthedivisionofrasearchgrants.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Oxyredicalincarcinogenesis-Achemicalpathologystudyworkshop.cancerRes,1988;48:3882

  2 SatohK.serumlipidperoxideincerebrovasculardisordersbyanewcolormetricmethod.clinChemActa,1978;90:37

  3 Minamim,YoshikawaHA.Simplifiedassaymethodofsuperoxidedismutaseactivityforclinicaluse.ClinChemActa,1979;92:337

  4 郑 辉,颜苹苹,蔡文秀,等.血清一氧化氮测定方法.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7;31:452

  5 陈 瑗,周 玫.自由基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79

  6 方允中,李文杰.自由基与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55

  7 吴长珠,刘友尧.恶性肿瘤患者血中LPO、SOD、GSHPX临床价值的初步分析.中国肿瘤临床,1995;22:283

  8 CobbscS,BrenmanJE,AldapeKD,etal.Expressionofnitricoxidesynthaseinhumancentralnervoussystemtumors.CancerRes,1995;55:727

  9 ChhatwalvJS,NgoiSS,ChanSTF,etal.Aberrantexpressionofnitricoxidesynthaseinhumanpolypsneoplasticcolonicmucosaandsurroundingperitumoralnormalmucosa.carcinogesis,1994;15:208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口腔癌患者血中自...”相似的文章

更多>>

口腔癌疾病

1、影象学诊断 放射性核素检查除能提供舌甲状腺,口腔癌骨转移信息外,在诊断口腔癌本身中尚少见应用,超声波检查在口腔癌中亦少见应用,X线平片及断层摄影在口腔癌侵犯上,下颌骨及鼻腔副鼻窦时能提供较多有价值的...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