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3:58:54 来源:www.youdap.com
眶底骨折的病因,眶底骨折的症状
眼眶骨折可单独发生。或与其他颌面骨骨折同时发生,如颧骨骨折、额骨骨折或上颌骨LeFortⅡ。Ⅲ型骨折等。临床上遇到的眶骨骨折有眶底骨折、眶上缘骨折。眶顶骨折和眶内、外侧壁骨折等,其中眶底骨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某些特点。
・眶底骨折的病因眶底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眶底骨折薄弱。主要由上颌骨眶突即上颌窦上壁构成。外侧为颤骨眶突。眶底呈一向后上延伸的倾斜平面。其后部为薄弱区。有眶下管及眶下裂通过。该区和筛骨纸板相连。构成眶底的内下壁。其薄如纸(图2)。当面中部受外力撞击发生骨折时。眶底冲击。使眶内压剧增。可造成眶底骨折(fractureoforbitalfloor)。这种骨折又称暴裂骨折(blowoutfracture)。由于眶底下方为上颌窦。眶底骨折常使眶内容疝入上凳窦内(图3)。
图2眼眶的解剖关系
图3钝器击中眼眶眶缘。使眶内压力骤增。薄弱的眶底发生爆裂骨折
・眶底骨折的症状眶底骨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1.病史具有比眼眶大的钝器撞击眼部或引起面中部多发骨折的外伤史者。应注意有无眶底骨折。
2.面中部骨折伤员合并眼球陷没及复视者。
3.下直肌牵拉试验阳性有地卡因麻醉结膜后。用眼科有齿镊。通过结膜夹住下直肌腱。作牵拉试验。如眼球上转受限。则为阳性。表明下直肌有下陷(图1)。
图1牵拉试验。用镊子夹住下直肌
4.X线摄片检查可选摄华氏位或断层片。观察眶腔。眶底及上颌窦情况。
【临床表现】
1.眶周瘀血。肿胀可用眶周皮下及结膜下出血。如眶内出血多。可使眼球突出。眶下缘处常可触及台阶。有压痛。
2.眼球陷没是眶底骨折的重要体征。造成眼陷没的主要原因是:①因眶底骨折。眶内容连同眼球向下移位或疝入上颌窦腔内;②眶底骨折片移位。使眶腔增大。眶内脂肪支持眼球的量不足(图4)所致。
图4爆裂骨折时眼球陷没的原因
3.复视暴裂骨折时。眶内窝包括眼下直肌。下斜肌和眶壁肌膜均向下移位。使眼外肌出现垂直方向运动受限而产生复视。如动眼神经受损伤。也可引起复视。
4.眶下区麻木眶底骨折的骨折片常伤及或压迫眶下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麻木。
・眶底骨折的检查眶底骨折应该做哪些检查?牵拉试验。用镊子夹住下直肌。
X线摄片检查可选摄华氏位或断层片。观察眶腔。眶底及上颌窦情况。
・眶底骨折的诊断眶底骨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眼眶多形性骨折①线形骨折涉及上颌骨和颧骨;②眶底粉碎性骨折。伴有面中部骨折;③颧骨骨折。额颧缝分离。眶底颧部向下移位。
2.眼眶击出性骨折。
・眶底骨折的并发症眶底骨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如动眼神经受损伤。也可引起复视。如眶内出血多。可使眼球突出。眼球陷没。
・眶底骨折的治疗眶底骨折应该如何治疗?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时期以伤后1周左右为宜。因过早手术时伤区组织肿胀未消。过晚则伤部已错位愈合或形成瘢痕。均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手术的目的是使嵌顿的眼球肌组织和脂肪复位。恢复眶腔体积和眼球活动。改善眼球陷没和复视。
手术方法:在下睑睫毛下方作一横切口。切开皮肤和眼轮匝肌。勿切开眶隔。沿眶的表面向下分离。至眶缘。在眶缘的下方。横行切开骨膜。沿骨面剥离眶底的骨膜。显露眶底骨折处。注意保护眶下神经。细心。充分地进行分离。将下直肌。眶内脓性物从嵌顿处解脱出来。使之纳回眶内。用牵拉试验进行检查。直至眼球运动不受限。有眶下缘骨折者应予复位。作骨间结扎固定。眶底有骨质缺损者。可植入骨片或代用品。以重建眶底。
・眶底骨折的预防眶底骨折应该如何预防?眼眶下壁骨折多由于跌撞或较大的凸面重物撞击眶下部或直接撞击眼球。眶压突然增高。使眶壁薄弱处破裂所致。本例患者因跌倒于玉米根桩上。撞伤左眼及眶下壁。由于直接和间接的撞击。致使眶下壁内陷。眼球及球后组织嵌入上颌窦腔。由于眼球挤压伤。视网膜血供障碍。视神经挫伤。加重了眼部组织的水肿。缺氧。使视功能明显受损。本例采用自眶内向上提出眼球的方法。这样。可争取时间。尽量减少由于挤压眼球过久。而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损害。为避免眼球内陷。行眶底骨折硅板置入术。因此。眼部外伤应尽早诊治。尽量考虑外伤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因素。尽快解决对眼球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本例患者常规行眼眶拍X线片时。发现眶底骨折。上颌窦腔密度增高。加上患者家属寻求眼球未果。故手术时。特别留心眼球嵌入上颌窦腔的可能。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