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5:25:50 来源:www.studa.net
自拟眉痛除风汤配合局部热敷治疗眶上神经痛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内服自拟眉痛除风汤配合局部热敷治疗眶上神经痛的疗效。方法:120例(189眼)眶上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95眼)和治疗组(60例,94眼)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维乐生治疗,并配合热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自拟眉痛除风汤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58%,治疗组为96.8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服自拟眉痛除风汤配合局部热敷治疗眶上神经痛具有一定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眶上神经痛眉棱骨痛中药眉骨风眼球胀痛
眶上神经痛属于中医“眉棱骨痛”范畴,《证治准绳》称为“阴邪风”,俗称“眉骨风”,临床表现为攒竹穴即眶上切迹疼痛、压痛,常伴有视疲劳,眼球胀痛(看近物时加重),前额、眶内、两颞及巅顶疼痛,时轻时重,头晕恶心,呕吐[1]。1999年4月~2006年4月我们采用内服自拟眉痛除风汤配合局部热敷治疗眶上神经痛患者60例(94眼),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120例(189眼)眶上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60例(95眼),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19岁~55岁,平均45.4岁;双眼35例(70眼),单眼25例(25眼);初发42例(65眼),复发18例(30眼);伴屈光不正31例(52眼),伴副鼻窦炎11例(13眼);长期近距离工作30例(57眼)。治疗组60例(94眼),男性18例,女性42例;年龄19岁~55岁,平均45.6岁;双眼34例(68眼),单眼26例(26眼);初发41例(63眼),复发19例(31眼);伴屈光不正31例(51眼),伴副鼻窦炎10例(12眼);长期近距离工作32例(60眼)。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患者突然发作,阵发性剧烈疼痛,痛如电击样,可发生于一侧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眶上切迹有明显触痛[2]。排除标准:患者局部红肿,有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球后视神经炎、眼外伤、眼眶肿瘤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不能按疗程治疗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维乐生60mg/次,3次/d,早晚热敷眶上切迹(攒竹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自拟眉痛除风汤,药物组成:川芎8g,柴胡12g,延胡索12g,羌活10g,蔓荆子10g,钩藤10g,天麻10g,葛根30g,防风8g,杭菊15g,丹参20g,田七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分服。伴前额疼痛者加白芷;伴巅顶痛者加蒿本;伴脾虚湿重者加云苓、泽兰;伴阴虚阳亢者加熟地、阿胶、龙骨、牡蛎。症状消失后继服药1w以巩固疗效。疗程最短3w,最长半年。副鼻窦炎患者配合耳鼻喉科治疗。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